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當局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反應溫和 日本坐不住了

2013年12月04日 09:3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宣佈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均做出了較為激烈的反應。相形之下,臺灣方面態度較為溫和。日本《外交官》雜誌11月28日刊文稱,如果臺灣站在區域安全的角度思考問題,則應該把地區穩定作為立足點。在此基礎上,臺灣可在與大陸談判、簽署各項協議方面採取主動,獲得先機。如果北京再有類似防空識別區之類“破壞地區穩定”的企圖,臺灣則可放慢與大陸簽協議的進度,以此牽制大陸。

  文章摘譯如下:

  在北京公佈東海防空識別區不久,臺灣方面與其他東北亞國家一樣對此做出了反應。似乎出於試圖改善與大陸關係的緣故,臺灣方面的限制了自身“恰當反應”的能力。

  美國派了兩架B52轟炸機飛過了中國的防空識別區。日韓兩國的民用航空公司宣佈不會向北京提交航空飛行計劃。

  考慮到北京劃出的防空識別區與日本、臺灣和韓國已經給出的航空識別區有重合的部份,是中日領土爭端升高背景下北京保護空域的手段,美國與日本否認北京防空識別區合法性的行動可以理解。雖然2010年日本也劃定防空識別區,但北京的做法仍然破壞了地區穩定。

  臺灣一直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因此有資格與美國、韓國、日本一同表達對中國行為的不滿。防空識別區內包含部份臺灣宣稱主權的地區。識別區宣佈後,臺灣每天100多民航班次需要向大陸方面提交航班計劃。臺灣地區民眾在識別區域內旅行被誤判的風險也會增加。

  但是,臺北方面的反應出奇溫和。馬英九表示,防空識別區不涉及領土領空,馬英九似乎更關心北京對“東海和平倡議”的反應。臺北方面的反應有所克制,對於“主權”的主張也較為模糊。

  雖然防空識別區與臺灣關係不大,但臺灣即使不選邊站,其面臨的情勢仍然如履薄冰。從航空安全的角度來説,臺灣的民航系統認可北京的做法可以理解。如果不想被認定是“和北京站一邊”,臺北方面就必須做出表態,且不能是模糊的表態。

  比起直接改善兩岸關係,臺北可以從更大的視角看問題。從區域穩定以及臺灣航空旅客的空中安全形度出發,臺北可在兩岸自由化的問題上採取主動。由於臺北現在並沒有這樣做,因此在兩岸談話中處於被動。兩岸之間的協議,理論上對雙方都有利,而且一直被北京視為終極統一路上的基石。

  在兩岸談判問題上採取主動後,臺北則可多利用類似“防空識別區”之類的事件作為與大陸談判的砝碼。防空識別區給地區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如果大陸有這樣“給地區帶來不穩定因素”的舉動,臺北方面則可放緩與大陸交流和簽訂協議的速度。

  中國宣佈防空識別區正值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訪台期間。在雙方沒有互設常駐機構的情況下,陳德銘的訪台為臺灣表明立場創造了良好的機會。臺灣的“陸委會”、甚至是“總統辦公室”可以就此問題與陳德銘探討,臺北方面甚至可以縮短陳德銘訪問臺灣的時間(實際沒有發生,譯者注)。

  陳德銘訪台前,民進黨已經對大陸的舉動做出了強烈的反應,並稱應該取消陳德銘來臺。這是在野的民進黨和執政的國民黨應該在原則上保持一致的。

  馬英九已經在“東海和平倡議”中投入了大量的政治資本。馬英九希望,在地區安全問題上,臺灣可以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如果臺北方面想完成這個目標,就必須在北京“加劇區域緊張氣氛”時顯得足夠強硬。反之,臺灣不作為則會被視為對北京行為的默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