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妹子充滿愛心 讓青春不遺憾

2013年11月29日 1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旺報》29日刊登文章《臺灣修學記:青春、回憶、溫暖》,文章説“離開臺灣已經幾個月了,那段日子讓人感動不捨,最大的學習收穫就是形成了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作者表示回到大陸,“決定要感染身邊的人”。

  全文摘編如下:

  離開臺灣已經幾個月了,那段日子讓人感動不捨,最大的學習收穫就是形成了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回到大陸,我決定要感染身邊的人,破除功利、學習中國歷史文化,不為升學,因為這是我們國家文化的根。

  校園老師待人親和

  交換臺灣學校的校長,老師,陸生輔導員,宿舍阿姨都十分關心我們。校長在班會時,關切地問我們,學習生活習慣嗎?陸生輔導員總耐心解決我們學習生活的小問題,在雅安地震後,第一時間詢問有沒有在川的親人。華語教學老師請我喝下午茶,以朋友的身份跟我交流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華語教師。孝經老師在最後一堂課上,送自己做的餅乾給我吃。

  臺灣政經史老師,課上時不時會用閩南語講課,每次總為了我,再説一遍普通話,最後考試交卷子的時候,我由衷地對老師説:“謝謝您,老師!”老師親切地回應:“我們要先把人做好,再搞學問,我看好你。”

  室友間貼心又溫暖

  六個人的房間,只有我一個大陸生。剛開始就感受到室友的熱情,她們關心我,照顧我,告訴我臺灣哪好玩。和她們一起逛夜市吃飯,一起相聚歡笑、一起因為分開流淚。我難忘這五個小精靈,我在臺灣有一個家,永遠屬於這個地方。

  我入睡的時間比較早,室友香蕉看到我爬上床,其他人仍未回來,每次都會細心地在門外貼便利貼:“柴已經在睡覺了,打工回來的涵請早點休息,其他肚子餓的自己出門覓食,心情快要爆炸的,希望你開心一點。”看到這張便利貼,我心裏特別溫暖。

  熬夜k歌那晚,一起唱著五月天的歌,互相説著心中有關青春愛情的困惑。當全體手拉著手,共同唱著《倔強》時,好希望時間就凍結在那裏。感覺那夜的臺北城,因為我們的友誼不眠不休。

  有次臺北打雷下暴雨,香蕉提醒我,不要把飯剩下來哦,她跟我説雷公在下雨天會懲罰浪費食物的人,用寓言告訴人們要惜福。還告訴我不要用手指月亮,因為月亮上的神仙會在晚上睡覺割傷你耳朵。宿舍裏幾個室友小時不聽話指了一下,都被割傷過。我想指一指,看看究竟會怎樣,被她們勸下來。

  臺灣妹子充滿愛心

  考試期間,她們説最近不要吃牛肉,因為文昌帝君的坐騎是牛,當心不及格。熬夜復習那幾夜,全宿舍聊起了阿飄(鬼),她們問我,大陸阿飄的故事。每個人都好興奮,雖然這樣不能好好復習,但真的很開心。

  我快離開臺灣之際,大家給我開歡送會,搞到最後都哭了,喝雪碧竟然喝出來酒味。互道珍重,她們説我是她們見過最好的大陸女生。估計是媒體對大陸人的一些小缺點放大了,一直在形成刻板印象。她們錄下祝福的話製成光碟給我,互贈禮物卡片,但我得到最珍貴的禮物,是五份滿滿重重的友誼。她們非要讓我在登上飛機後,再打開卡片,説是怕我哭,可是當時我就不爭氣哭了。那天晚上,大家好像都沒有睡,我認識的這些臺灣妹子不僅人正,而且有愛。

  回程在飛機上,我打開卡片讀,往日點滴都在眼前,不由得淚如雨下,好像把今年的眼淚都流光了。詩涵寫道:“其實真的很開心遇到你,真的很神奇。雖然未來大家都很難見面,但我們將是彼此最美的回憶”。香蕉寫道:“當知道有個室友是陸生之後,其實有點害怕。但和你相處後,才發現除了口音和習慣不同,你真的是一個超好相處又可愛又好笑的人。你大概是我最捨不得的朋友。因為回憶,因為距離”。唸唸寫道:“一個人從大陸來唸書不容易,不過也因為這樣認識了我們,是不是啊!?”不知何時能再相聚,她們都答應我以後來大陸,我們互換角色,到時一定好好照顧她們。

  回想起我初到臺灣時,難免思鄉。有天在淡水白沙灣,夕陽照在臉上,海水開始漲潮,我回頭看大家,發現眾人正在微笑。這個微笑讓我記憶最深。那是一種對未來在臺生活有著積極嚮往的自信微笑。

  我們的青春不遺憾

  走在花蓮黑色沙灘上,我們幾個討論著夢想、青春、困惑;面對湛藍的太平洋,一眼看不到盡頭。我們每個人在這裡都是渺小的,可是我們的夢想不渺小,我們的青春不遺憾。

  小小的我們可以成就大大的夢想。太平洋的海風一直會吹著,綠島的椰子樹會繼續生長,誰會記得我們一群陸生乘著夕陽騎車,帶著青春夢想,領略綠島風情?這些都印刻在我們的回憶裏。

  猛一回頭,發現茹茹在後面,我戲弄道,來超過我啊?我奮力往前,茹茹在追趕,留下了我們一串笑聲。(柴小樣/北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