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臺探索助殘非營利組織企業化發展之道

2013年11月12日 15:2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當有智力障礙的服務生有些費力地介紹烘焙糕點,顏面毀損的加油工收起油槍比畫出“OK”的手勢,購買的水餃其實是由精神障礙者花費比常人更多功夫製作而成……這些與眾不同的社會服務活動,彌散出濃濃的愛心力量;而那些可能在身心上有些殘缺的人士,也感受到像普通人一樣的融入感和尊嚴。

  這是近年來臺灣相關非營利性社團組織(NPO)推動殘障人士就業並融入社會的行動。8日,高雄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與福建省殘聯在福州舉行研討會,交流探討各自扶殘助殘經驗。其間,高雄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理事長黃國良表示,希望閩臺聯手,通過NPO社會企業化運作等方式,促進殘障人士就業和助殘公益事業的發展。

  發展社團:吸引更多新力量

  在高雄,有一所以“仙人掌”為標誌的“花之語社區作業所”,該所通過組織精神障礙者開展包水餃、烘焙蛋糕、手工藝創作和資源回收等集體活動,訓練作業者的工作技能與合作能力,從而增強其社會人際關係與自我價值感。

  “包水餃重復而專注的過程可以穩定情緒,也可以鍛鍊手部功能,是最適合精神障礙者的作業活動之一。”設立該社區作業所的高雄市康復之友協會人士介紹説,他們的水餃商業味少了、愛心更濃了,贏得不少當地民眾讚譽,大大提升了精障作業者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除了地方政府救助、企業捐贈之外,非營利性社團組織也應發揮自己的作用。”黃國良表示,臺灣成立了許多類似“花之語社區作業所”這樣的助殘機構,協助殘障人士重新融入社會。以高雄市為例,該地區現有殘障人士13萬人,共成立了65家不同類型的助殘機構。其中,康復之友協會、注意力缺陷過動協會、自強創業協會等62家加入了高雄市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

  “身心障礙者按照殘障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重度和極重度者需要依靠政府扶持和外界救助,但輕度和中度的殘障人士完全能夠活出自己的一片天。”黃國良認為,非營利性社團的援助不是永久、無止境的,其最終目的在於激發這部分群體的潛能,促進他們自力更生,儘快融入社會。

  愛心消費:永續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臺灣相關部門的輔助和民間捐贈是NPO傳統經濟來源,但由於地方政府預算和民間資助有限,不少島內助殘社會團體開始自謀出路,以求永續經營和發展。

  高雄市自強創業協會招收復健人員和社工、志願者一起,為有輔具需求的群體提供輪椅和助聽器等産品的租賃、維修、回收等服務,協助殘障人士克服生理障礙,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協會運作經費除了地方政府預算和民間捐助外,還有部分來自於輔具經營收入。”自強創業協會理事長詹偉傑説,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以勞務採購方式發包,他們則承接地方政府項目,並按相關規定收費,所得只用於維持協會正常運作。

  “一般大眾所認知的非營利組織只講公益、不談效益,近年來部分NPO開始嘗試社會企業化運作模式,即同時保持社會性和經濟性的目標。”黃國良表示,這類組織雖然從事經營活動,且運作經費半數來自營業收入,但它卻以社會任務為導向,重視社會價值多過利潤追求,兼顧了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

  黃國良坦言,當前高雄只有小部分身心障礙團體採用了這種模式,不過地方政府預算不足、社會捐助有限等現實因素,必將使NPO社會企業化成為一種發展潮流。

  閩臺合作:拓展助殘新方式

  “福建鼓勵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參與殘疾人公共服務事業,但我省殘疾人救助工作還是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省殘聯理事長柯少愚表示,雖然我省擁有助殘基金會、各類協會、民辦非企業、福利企業等民間力量,但總體數量和規模都不大,部分機構還缺乏規範化、標準化,因此社會助殘力量相對薄弱。

  隨著《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推動落實,柯少愚希望能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各類殘障組織、臺商企業的聯繫,攜手推動閩臺殘障人士民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對此,黃國良認為,閩臺雙方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合作開發身心障礙社會企業,甚至構建閩臺身心障礙文化創意園區,推動兩岸殘障人士自主創業。

  “許多身心障礙者在文化創意、手工藝等方面具有潛質,福建與臺灣可以依託觀光景區創辦文化創意園區,吸引身心障礙者入駐,發揚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黃國良建議,園區可採用NPO社會企業化運作模式,初期由政府提供場地及租金輔助,中長期後鼓勵殘障人士繳納所得稅,如正常人士一般創業自立。(本報記者 吳洪)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