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首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達共識

2013年11月08日 07:5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期2天的首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7日在福州閉幕。來自臺灣、香港、澳門以及大陸的30余位專家學者就中華文化發展方略達成八項共識:

  第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恢宏,是歷代中華兒女共創共有的寶貴財富,是兩岸四地同胞共存共用的精神家園,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復興提供了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

  第二,兩岸四地同胞的共同願景是中華民族復興,共同承擔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天職,肩負著創新發展中華文化的神聖使命,理應攜手並肩,共同應對國際文化的競爭挑戰。

  第三,兩岸四地文化同根同源,各具特色,彼此間的文化交流合作應秉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原則,不斷擴大交流合作範圍,深化交流合作內涵,豐富交流合作形式,完善交流合作機制,努力形成“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局面,深化兩岸四地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華文化之凝聚,促進中華文化之認同。

  第四,正視衝突、加強融合是中華文化應對世界大勢之道。中華文化應保持民族性、展現包容性、賦予時代性,廣泛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不斷拓展中華文化的時代內涵。

  第五,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亟需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擴大中華文化國際話語權。兩岸四地應主動作為,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打造文化品牌,努力擴大文化貿易、開創文化市場,積極加強文化交流、參與文明對話,不斷更新傳播理念、拓展傳播渠道,共同建構分工合作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體系。在對外傳播中,應當深刻認識中外語言交流習慣、文化消費心理的差異,進行正確的語境分析及高明的話語轉換。

  第六,中華文化復興需要民眾參與,必須實現精英文化與民間文化融合發展。既要重視發展精英文化,彰顯中華文化核心價值,提升中華文化人文精神;也要重視發展民間文化,顯示中華文化民族性格,築牢中華文化社會根基。

  第七,抓好傳統文化教育是中華文化傳承永續的根本之道,應當高度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用中華文化精華滋養靈魂,用中華文化精髓型塑價值。

  第八,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中華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歷久彌新。應當在中華文化深厚土壤中,不斷加快文化品牌創新、文化産業組織創新及文化商業模式創新,著力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與産業結合,為中華文化復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許嘉璐表示,在共識的指導下,與會專家學者將為中華民族復興凝聚精神力量,攜手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弘揚、發展和創新。

  此次會議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文化院主辦,主題為“探討中華文化,凝聚發展共識”。(記者許雪毅 林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