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金融大腕聚議“金流” 冀共建資本市場

2013年11月06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可共建資本市場”,“臺灣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條件獨特”,“兩岸金融企業攜手走向世界市場指日可待”。

  5日,數十位兩岸金融界知名人士在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兩岸金融合作與産融互動發展”專題論壇上研議,如何打造兩岸“金流”,如何增進兩岸金融合作,臺灣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前景、如何打造兩岸共同資本市場,如何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等兩岸金融界熱點議題。

  與會者中,包括8家臺灣地區銀行董事長,多家大陸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負責人,他們就自身所在的機構、所處地區的發展經驗以及兩岸金融界關心的熱點話題發表見解。

  兩岸金融合作互利雙贏。臺灣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蔡友才指出,臺灣金融機構資金充盈,但競爭激烈,需有更大的市場,而大陸的市場廣闊,但資金分配不均衡,臺灣金融機構的資金可注入,這是兩岸金融合作的著力點。他表示與會的8家臺資銀行樂於與大陸金融結構攜手合作,共同發展。還有多位臺灣與會者表示兩岸金融業優勢互補,臺灣經驗可以助推大陸金融機構發展,兩岸可共同挖掘大陸市場。

  臺灣欲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近來是兩岸熱切關注的話題,在論壇上此議題也成為討論的焦點。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指出,臺灣地區的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十分迅速,開辦僅9個月,結算業務量已達900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存款已經超過1000億元。

  在打造離岸人民幣中心方面,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指出,臺灣面臨絕佳的機遇。交通銀行副董事長錢文揮亦認為臺灣具備較好的條件。

  多位與會者指出,兩岸年貿易額近1700億美元,臺灣與大陸貿易年獲取順差近900億美元,臺商每年投資大陸近60億美元,這是臺灣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極佳條件。

  臺灣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指出,不必在貿易時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再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到大陸投資,希望建立起兩岸資金雙向回流機制,人民幣透過貿易投資等形式進入臺灣,而在臺灣的人民幣資産也可回流到大陸金融市場。

  蔡明忠還呼籲兩岸共同發展資本市場,實現資本自由流通,並擴大資本市場規模支援兩岸經濟持續發展。

  馬蔚華也建議兩岸打造優良的金融生態環境,放寬兩岸金融機構互設,更大膽地試驗人民幣回流機制,以共同發展壯大兩岸金融業。

  多位與會者亦強調兩岸金融機構要有更大的雄心,不僅著力於兩岸市場,還可以共同努力,增強競爭力,攜手進軍世界市場。臺新金融控股董事長吳東亮就指出,兩岸金融業合作共進東南亞等市場,指日可待。

  與會者還談及兩岸金融機構之間面臨的競爭。對此,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述德指出,兩岸金融有合作也有競爭,競爭是個好東西,也是兩岸合作契機,兩岸金融業者只有在競爭與合作中不斷發展,才能幫助兩岸民眾謀取更大的福利。

  與會者還分享了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為重大公共建設項目融資等經驗。他們認為面對兩岸産業發展的變局,應轉變發展方式,攜手助推兩岸企業轉型升級,發揮優勢,佔領全球高地。(石龍洪 盧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