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首部兩岸合製客家話廣播劇《圓夢一甲子》開播

2013年11月06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首部兩岸合製客家話廣播劇《圓夢一甲子》開播

  吳伯雄先生題字“圓夢一甲子” 楊草原 攝

  5日,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之聲和臺灣大漢之音電臺聯合錄製的首部兩岸合製客家話廣播劇《圓夢一甲子》在兩岸同步開播。

  當天,開播儀式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梅州編輯部和臺灣大漢之音廣播電臺同步舉行。國民黨名譽主席吳伯雄先生向欄目組發來賀信,並給這部由兩岸聯合錄製的廣播劇送上了自己的賀禮,親筆題寫的“圓夢一甲子”。

  客家話廣播劇《圓夢一甲子》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創,劇本內容以廣東梅縣的真實故事為素材進行創作,講述了臺灣苗栗客家妹張友在抗日戰爭結束前嫁到梅縣,1949年後,大陸與臺灣音訊隔絕,張友在思念親人的痛苦中度過了大半生,經歷了世事變遷。但在梅縣鄉親的幫助下,她堅強地面對人生,最終盼來了兩岸三通,盼來了赴臺自由行,踏上回娘家的路。

  該劇採用倒序結構,通過現實與回憶交叉的方式講述主人公半生的坎坷經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再現了兩岸民眾的時代記憶和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

  據介紹,《圓夢一甲子》全劇共十集,從策劃、編劇、錄製到後期合成歷時一年多,在策劃、編劇階段,劇組人員特地走訪了梅縣的臺胞,聽他們親口講述當年的故事,盡可能的在劇中來還原當年的情景。而作為客家話廣播劇,為了能給聽眾呈現出原汁原味的梅縣客家話和還原當時的語言環境,劇組不僅多次請教了語言和民俗專家,還深入到梅縣老人們的生活中,向他們請教當時的語言環境和當時流行的客家土話,學習他們的語言習慣。

  “《圓夢一甲子》從策劃到播出共歷時一年多,在這一年多裏兩岸同胞一起努力一起付出才有了今天開播,而《圓夢一甲子》的成功錄製播出,也是開創了兩岸客家話廣播劇創作之先例和兩岸廣播媒體走聯合發展之路的又一次成功的嘗試。” 《圓夢一甲子》的主創之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梅州編輯部主任曾愛友説。(楊草原 唐林珍 劉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