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在沁陽市掛牌成立

2013年10月26日 14: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26日沁陽消息 今天上午,“2013海峽兩岸曹謹學術研討會”在河南省沁陽市開幕,沁陽市“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在該市懷樸園(曹謹墓園)正式掛牌成立。

  26日上午,來自兩岸的嘉賓共同出席了懷樸園(曹謹墓園)的整修落成典禮,沁陽市委書記魏新洪、臺灣高雄市致賀團團長許智傑分別致辭。

  隨後,“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懷樸園舉行,沁陽市懷樸園正式成為河南省省級愛國教育及對臺交流基地。據悉,河南省目前已有1個國家級和3個省級對臺交流基地。

  授牌儀式後,兩岸嘉賓共同為新落成的曹謹銅像揭幕,並向曹謹墓碑敬獻花籃。隨後,臺灣嘉賓、曹謹研討會專家學者舉行了盛大的曹公祭拜儀式,並參觀曹謹事跡展覽。

  臺灣致賀團團長許智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曹謹在臺灣鳳山縣(今高雄市)擔任縣令期間,興修水利,其主持建造的水利工程“曹公圳”,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而一百多年來,鳳山縣(今高雄市)人民對曹謹的愛戴和感謝是不變的。他説,如今,鳳山縣有“曹公廟”,以及以曹謹命名的曹公路、曹公小學,可見鳳山縣民眾對曹謹的敬仰與愛戴之情。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兩岸關係》雜誌社副社長鐘河林在接受採訪時説,曹謹先後在兩岸都做過縣官,為兩岸同胞共謀福祉、辦實事,永遠值得兩岸同胞共同懷念。他説,從曹謹的生平事跡也可以説明,兩岸自古以來就是一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曹謹(1787—1849),字懷樸,號定庵,清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人。清代政治人物,歷任直隸、福建等地知縣。1837年任臺灣鳳山縣(今高雄市)知縣,他興利除弊,勤政愛民,抵禦外辱,為保衛臺灣、開發臺灣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年,沁陽市政府投資對曹謹墓園進行綠化、整修,並以曹謹字懷樸命名其名為“懷樸園”。

  此次研討會由國臺辦《兩岸關係》雜誌社、河南省臺辦、焦作市臺辦,沁陽市政府聯合舉辦,旨在緬懷清代明吏曹謹的歷史功績,深化海峽兩岸涉曹文化交流。(台灣網記者 扶海濤)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