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黃埔”共築祖國統一民族復興“中國夢”

2013年10月26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25日,第四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活動在武漢舉行。張暢 攝

  25日,隨著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宣佈開幕,“第四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武漢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四地的黃埔同學、遍佈世界各地的黃埔後代、一些臺灣高層退役將領、大陸黃埔名將後代,以及兩岸問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築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是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將軍(黃埔軍校16期生、第12任校長)發起的一項促進兩岸交流的“黃埔品牌”活動,此前已在臺北、北京、上海舉辦過三屆。第四屆論壇吸引了150多位臺灣、大陸、香港、澳門及海外黃埔同學、黃埔後代親屬及專家學者與會,他們將圍繞兩岸統一、民族復興獻計獻策。

  與會的徐向前元帥(黃埔武漢分校政治科大隊長)與黃傑(黃埔武漢分校女生隊)之子徐小岩中將説,89年前,孫中山先生創辦了享譽中外的黃埔軍校,為近現代中國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早期的黃埔同學在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鬥爭中浴血奮戰,建立了不朽的功勳,鑄就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形成了“團結一心”黃埔情緣。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黃埔同學和他們的後代子孫,為踐行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前行。如今,“祖國尚未統一,同學仍需努力”。

  95歲高齡的許歷農將軍認為,黃埔是兩岸建軍的基幹和靈魂,舉辦“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就是要傳承、弘揚“黃埔精神”,實踐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祖國統一的夢想。國家統一為兩岸共同的目標,早期因兩岸分割多年,造成諸多誤解與仇恨,阻礙重重;大陸實行改革開放後,兩岸開放了探親與交流,逐漸消除了彼此的隔閡,增進相互的了解。隨著近年來大陸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躍居世界第二經濟體,國際社會紛紛預測未來還將超過美國,這進一步增強了海峽兩岸的凝聚力,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許歷農表示,“我已經老了,一無所求,唯一的希望是有生之年看到國家統一”。他建議,兩岸以現有“九二共識”為基礎,共同簽訂“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兩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協議,這項協議兩岸的實質的變動很小,但可增加軍事互信,從而節省更多的軍事支出,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杜絕列強覬覦、分化兩岸的陰謀。

  多年來一直為兩岸統一積極奔走的新黨主席郁慕明則説,他現在感到兩岸統一是越來越有希望。為此,他昨天訪問中山艦時,欣然題寫了“浴火中山艦,再起華夏魂”留言。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岱梨表示,湖北留下了諸多與黃埔有關的歷史印記和淵源,以黃埔生為主力的葉挺獨立團在湖北打響了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戰役;黃埔軍校還在武漢設有分校,誕生了中國第一隻正規女子軍隊的黃埔女生隊;走出了董必武、陳毅、徐向前、郭沫若、惲代英、羅瑞卿、臧克家、黃傑等一批著名人物。她希望,海峽兩岸黃埔同學和他們的後代,借助各種渠道和平臺,加強聯絡和交流,消除誤解和分歧,攜手共築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記者 徐金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