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爆出問題油品 大陸代理商想辦法跨海求償

2013年10月22日 10:0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大統長基摻雜有毒棉籽油冒充純橄欖油牟利,“食用油案”越滾越大。昨日,彰化地檢署已封存橄欖油等66項産品,數量達兩萬多瓶,並查扣大批配方表、賬冊等資料,目前正進一步清查中。公司負責人高振利、調配室溫姓科長以及同在調配室工作的周姓員工3人也被列為被告。

  檢方查出,高振利從7年前起,就在橄欖油等油品內摻入棉籽油等低價油品,從中牟取暴利,假設染色橄欖油一瓶貴30元,百噸就可多賺300萬元。

  事實上,導報記者在廈採訪發現,大統橄欖油去年就被大陸代理商發現有雜物,但當時大統以管線不潔帶過,如今大統被抓出問題,大陸代理商氣得跺腳,正在想辦法跨海求償。

  為何屢屢躲過稽查?

  真假純橄欖油脂肪酸比例幾乎一樣

  從目前的檢調情況來看,高振利購買廉價的棉籽油,再加入香精、銅葉綠素等調色、調味,混充製成幾可亂真的食用油。不過,這幾年臺灣衛生單位屢屢接到檢舉,大統油品卻每每躲過稽查,背後,靠的確是一套“獨家秘方”。

  臺“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表示,最早在去年10月,就有民眾向臺北市衛生局舉發,但當時廠商將脂肪酸比例,調到與真的純橄欖油幾乎一樣,可以騙過儀器,才會讓稽查人員連續篩檢3次,仍然無法證明業者造假。

  所以,當時大統辯稱是“管線污染”所致,只是開罰4萬元(新台幣,下同)了事。直到今年6月,彰縣衛生局再接到檢舉,抽驗發現成分確實有異,才報請檢方偵辦。無獨有偶,“衛福部”在今年8月也接獲檢舉,進行查驗並透過業者進貨資料、製程資料等,才讓大統認了。

  從目前已經被查扣的資料來看,所謂的配方表其實不是一張紙,而是一本厚達200多頁的手冊,記錄了大統長基食品廠食用油的配方,高振利以手寫方式寫下配方,並以代號取代食用油品項名稱,同時記下調配比例數字。

  檢方説,由於配方品項眾多,高振利還用A3大小的紙張寫成總表,至於這本“獨門秘籍”,只有高振利、溫姓科長和周姓員工3人知悉,成為全案的關鍵人物。

  廈門消費者也受害?

  大陸代理商去年就發現有異物

  廈門祥順和貿易公司主營臺灣食品,也是大統油品在福建的經銷商,總經理葉進聰表示,大統的玻璃瓶裝純橄欖油、葡萄籽油在大陸銷量不錯,每瓶終端零售價大約60元人民幣,跟另一台灣品牌的橄欖油同屬常銷品,遇到中秋、春節等禮品旺季,“一個月能賣幾百箱”。

  葉進聰粗略估計,去年祥順和公司就從臺灣進了十多個貨櫃的大統橄欖油、葡萄籽油,在福建省銷售量超過1000萬元,現在還庫存上千箱。前兩天大統事件爆發,各地經銷商立刻主動下架,回頭來向祥順和公司要求退貨,葉進聰已經請各經銷商先回報庫存量。

  葉進聰説,去年底他在大統純橄欖油的瓶底,“看到約2公分厚的乳白色沉澱物”,他就知道這油有問題,絕對不是純粹的橄欖油,於是打電話向大統公司反映,大統的人竟然説:“灌油的時候,管線沒有洗乾淨。”就這樣一語帶過。

  現在出了這種事情,望著倉庫裏的上千箱大統橄欖油,葉進聰頭痛不已。

  另一家販售臺灣食品的臺灣代理商則表示,大統跟泰山的橄欖油,是大陸人最熟悉的兩種臺灣橄欖油品牌。大統雖然在大陸市場上不常見,但在臺灣確實是老品牌,自己也沒“想過這麼大一個牌子也會造假”。這位負責人表示,去年塑化劑風波才略平息,現在又發生這種事情,“嚴重打擊到大陸消費者對臺灣食品的信心”。(海峽導報記者許巧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