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分析:兩岸服貿協議在臺“立法院”過關不悲觀

2013年10月22日 10:0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今日撰文表示,民進黨“倒閣”失敗,揚言將另辟戰場,接下來最受矚目的“立法院”對抗,無疑是兩岸服貿協議審查。

  很多人看到馬英九民調跌到新低,都對“立法院”能否通過服貿感到悲觀,其實這只是看到表像。

  筆者認為,服貿協議引發的政治衝突,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弱勢哭訴期”,弱勢産業憂心似焚,到處訴苦,誇大可能遭受的衝擊,因此會放大聲音,媒體充滿缺點批評。但等到距離表決剩下兩三周,就會進入第二階段“強勢遊説期”,服貿獲利産業必將大舉反撲,試圖逆轉輿論。由於獲利者通常都是強勢産業,宣傳力道將會遠大於弱勢産業。

  最後則是第三階段“表決施壓期”,各種力量開始集結,包括服貿獲利者、工商團體、大陸臺商都會施壓要求過關。民進黨“立委”也會接到個別提醒,國民黨最後也必然動用黨紀,試圖影響表決結果。

  以2010年ECFA表決為例,民進黨在6月6日發動15萬人上街抗議,主訴求是“反一中市場、ECFA公投”,但海協、海基兩會仍在6月29日如期簽署。最後8月16日表決,儘管民進黨訴諸12小時逐條審查,並要求逐條刪除,但都遭到國民黨否決,最後民進黨集體退場抗議,既未參與最後投票,也沒堅持反抗到底。2011年8月23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了凸顯務實立場,不得不表態概括承受,不會“公投廢除ECFA”。

  2010年ECFA政治影響深遠,民進黨到最後表決仍難以堅持。2013年兩岸經貿更加深化,服貿不但涉及更多産業利益,還攸關後續ECFA貨貿談判,乃至臺灣與其他國家、地區的自貿談判,勢力龐大的金融業,以及創造大量就業的旅遊業,對服貿更是志在必得。

  更何況,民進黨務實派終究也要自問:是否還要重蹈覆轍,重陷2010年ECFA“先大聲反對、後被迫接受”的尷尬困境?即使蘇貞昌、柯建銘堅持激進路線,可能再次參選的蔡英文,也不可能放任不管,身為兩岸交流派象徵的謝長廷,最後恐怕也要力挽狂瀾,不讓民進黨重陷困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