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港臺經貿論壇打造兩地合作新契機

2013年10月19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逾兩百位港臺工商企業及學術界人士18日在臺北出席由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臺灣)(香港經貿文辦)和臺灣《今週刊》合辦的“港臺攜手打造經貿合作新契機”論壇,一同探討兩地經貿合作前景和展望。

  香港.臺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李大壯和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為論壇的主禮嘉賓。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也特別抵臺出席論壇,分享香港在發展人民幣業務方面的經驗。

  香港經貿文辦主任梁志仁致歡迎辭時指,港臺在經貿合作方面,已透過“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這個合作平臺,取得不少成果,包括雙方金融監管機構在2011年簽署了《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了解備忘錄》;今年7月兩地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而雙方的保險監理部門亦正就《保險業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磋商,希望能儘快簽署。此外,港臺也就貿易便捷化、消費品安全、檢測與驗證産業、物流業、促進投資機構等多方面陸續展開闔作。

  談到深化港臺之間的經貿合作,梁志仁認為港臺經濟結構互補性很強,兩地可以考慮簽訂類似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經貿合作協議,對促進雙方的貿易投資都有利。

  李大壯指出,香港商界普遍期望香港與臺灣可儘早就訂立更緊密經貿合作安排,展開具體磋商。他認為,若兩地能簽訂經貿合作協議,加上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關係的安排》)和ECFA,兩岸三地將可建立更緊密和便利的投資營商環境,互惠互利。

  此外,李大壯又表示香港與臺灣在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三方面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人流方面,李大壯認為,兩岸四地各具不同的旅遊特色和定位,大家可以加強合作,共同拓展大中華旅遊服務市場,並建立完整的産業鏈,提供更完善的旅遊服務,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在物流方面,香港物流業在CEPA下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大陸市場。此外,港珠澳大橋預計于2016年完成,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大珠三角的國際物流樞紐地位。港臺物流業相互合作,將更有利臺灣企業進入大陸市場。

  在資金流方面,香港是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之一,亦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李大壯指出,過去香港在臺灣的投資相對較少,如香港和臺灣能建立更緊密的資金往來,可以為雙方創造更多機遇。

  談入境臺之間的金融合作,梁鳳儀錶示,香港已發展成為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全球約八成人民幣支付。隨著今年年初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臺灣人民幣業務迅速發展,兩地可以合作把離岸人民幣業務市場擴大,打通兩地人民幣産品市場,創造兩地互利雙贏。

  今日出席論壇的重量級嘉賓還包括: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臺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臺灣經濟學家馬凱,以及鳳凰衛視評論員兼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朱文暉;《今週刊》發行人謝金河則為論壇的主持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