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漁業人士南寧暢談“桂臺農漁業合作”

2013年10月19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首屆桂臺農漁業交流合作懇談會18日在南寧舉辦。桂臺雙方漁業部門、專家學者們在兩地農漁業現狀、農漁業技術、新品種推介、漁業設備等多個領域進行廣泛的交流。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漁業大國,但目前仍不是漁業強國。臺灣的漁業非常發達,捕撈能力很強,值得大陸地區學習和借鑒。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完全可以漁業先行,捷足先登。

  臺灣海峽兩岸農業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林享能説,臺灣尚不能直接分享中國—東盟自貿區優惠,但是當局要積極向“前”和“錢”看,幫助農業界人士過好日子。

  林享能表示,廣西是大陸與東盟交流的樞紐地,也是漁業大省(區),漁業發展潛力雄厚。而臺灣是島嶼,漁業始終是重要的經濟産業,尤其遠洋漁業散佈各大洋。展望桂臺之間,由於兩岸經貿交流日臻密切,自然會帶動漁業的交流和合作。大陸有廣大的市場,兩岸漁業交流的互利互補,更有助於臺灣開拓其産品的市場。

  桂臺漁業合作淵源頗深。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超雄性羅非魚、石斑魚、斑點叉尾鮰等優良品種及高位池對蝦養殖等技術引入廣西後,發展十分迅速。近年來,桂臺漁業合作逐步向養殖、捕撈、飼料、産品加工、漁業機械等多領域拓展。

  桂臺兩地漁業主管部門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先後簽署了《關於促進廣西與臺灣省漁業交流合作備忘錄》、《關於促進桂臺遠洋漁業及造船産業交流合作備忘錄》、《養殖加工綜合開發示範基地建設合作協議》等一系列交流合作文件,並簽署了多個合作項目,內容涉及技術研發、良種繁育、漁牧産品精深加工及民間漁業文化交流等,總投資額達5.6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截至2012年底,廣西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491項,合同金額72億美元,實際到位40億美元。2009年至2012年,桂臺貿易額累計突破10億美元,年均增長超過30%,為兩地企業和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記者 林艷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