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兩岸農展會購銷兩旺 臺農著手深耕大陸

2013年10月18日 1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農展會購銷兩旺臺農著手深耕大陸

  2013海峽兩岸(昆山)農産品展示展銷會18日拉開序幕,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的千余種優質農副産品齊亮相。 黃瑩 攝

  由於“價廉物美”,掀起“嘗鮮客們”一陣陣搶購潮。 黃瑩 攝

  2013海峽兩岸(昆山)農産品展示展銷會18日拉開序幕,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的千余種優質農副産品齊亮相,而且“價廉物美”,掀起“嘗鮮客們”一陣陣搶購潮。

  今年的展會上來自臺灣農會、漁會及有關企業的近百人參展,並設立65個展位,佔據半壁江山。鳳梨、蜜柚等臺灣特色水果,及臺灣茶葉、海産品、太陽餅等深加工農副漁産品,從休閒食品到護膚保健品都有涉及,深受市民喜愛。為吸引人氣,現場烹制、試吃體驗,各亮奇招,但凡吆喝著“健康、養顏”字眼的,更是能迅速抓住市民眼球。

  臺灣漁産運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清華興嘆,農展會一年比一年熱鬧,産品一年比一年精緻。透過農展會,不僅為臺農帶來收益,兩岸農業也能取長補短,實現更好的互利合作。

  據其透露,兩岸漁農業的合作日益緊密,産銷兩旺。在大陸臺商集聚的昆山,每年約有30萬噸大閘蟹通過臺灣漁産運銷發展協會銷往臺灣,與此同時,30萬噸臺灣魚類産品也在源源不斷銷往昆山及大陸其他地區。

  但銷售通路對於普通臺農而言,目前仍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希望通過展會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臺農們紛紛表露初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扶持;適度再降低關稅;ECFA早收計劃‘零關稅’名單之外的農産品早日‘入列’。”

  曾摸著石頭過河的臺灣鯛養殖戶林永青説,“大陸市場大,臺灣産品到大陸是必走之路,但臺農對大陸的行銷流程並不了解,而每次參加各類展會,通過物流空運,對成本、品質保證都有很大壓力”,所以五年前他索性選擇直接落戶大陸。如今坐擁1300畝的農業基地,在北京、哈爾濱等地都有代理商,他的臺灣鯛不僅向各式餐館配送,還走進了超市和菜場。

  “大陸地大物博,水質、環境、資源等都很適合漁産發展,不僅能擴大銷售,還有利於提高産品品質”。如今他正籌劃發展漁業迴圈農業,“從種植、養殖到畜牧,實現自給自足的有機農業,簡化不可控外來風險。明年準備建檢測中心,方便把水産品輸送到日本等國外去”。

  高雄市農會總幹事蕭漢俊表示,臺灣土地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臺農把技術和資本一併向大陸轉移,把這裡當基地,然後往海外銷。兩岸農業應加快腳步,加強交流合作,聯手打造首屈一指的中國現代農業。(作者:黃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