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 為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凝聚民間智慧

2013年10月11日 16:5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11日上海消息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等14家兩岸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11日上午在上海開幕。本次論壇以“兩岸和平、共同發展”為主題,共邀請來自海峽兩岸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前來參會。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兩岸專家、學者將圍繞兩岸政治關係、兩岸涉外事務、兩岸安全互信、兩岸和平架構四項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成思危在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指出,如此大規模、專門性的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新開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至少具有三個重要意義:有利於兩岸增進了解、化解猜忌、深化互信;有利於保證和促進兩岸關係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有利於為今後兩岸正式政治商談積累對話經驗,營造社會氣氛,創造啟動條件。

  成思危表示,本次論壇所研討四方面議題均是兩岸各界所共同關心的。對於歷史賦予的這一難得機遇,與會人員在探討中應有坦率、開放、務實、包容以及家人的態度。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也對兩岸和平論壇的召開做出高度評價。張志軍指出,開展民間政治對話,有利於促進各界積極思考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可行途徑,有利於為今後兩岸協商解決相關問題尋求均可接受的方案,有利於為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協商營造融洽氛圍、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張志軍表示,我們重視並願意認真聽取論壇期間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期待兩岸和平論壇今後繼續發揮重要的平臺作用,促進兩岸智庫和學者逐步深入研討,不斷積累成果,為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認為,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的順利召開,象徵著兩岸循序漸進,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架構,並以平等協商取代對抗衝突,以共同合作創造兩岸雙贏。他建議首屆兩岸和平論壇考慮設置常設機構,並依據論壇所定的四大議題,召集兩岸學者專家共同成立專題研究小組,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探討,共同研商兩岸人民可接受的方案,逐項解決兩岸政治難題。

  開幕式結束後,論壇進入主題演講及各議題討論階段,並將於明日安排專題研討彙報、發佈論壇紀要。(台灣網記者 王思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