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學者:兩岸官方直接溝通減少誤判 互動更有效率

2013年10月10日 15:1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今天“雙十慶”演説中提到,臺當局“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是兩岸“互不否認”基礎上的成果。學者表示,兩岸官方直接溝通減少誤判,未來互動會更有效率。

  馬英九上午在“雙十慶”上以“堅定方向 團結奮進 開創新局”為題發表演説。他表示,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4天前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印度尼西亞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碰面,是兩岸在“正視現實,互不否認,共創雙贏”的基礎上開創的成果。

  馬英九説,當前兩岸應該不斷通過溝通協商來增加政治互信,不斷擴大深化各項交流互動來增進人民福祉。同時推動互設兩岸兩會辦事機構來強化為民服務,共同為兩岸合作、振興中華再創新的高峰。

  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特聘教授趙建民指出,過去兩岸對經貿官員的協商互動比較寬鬆,但王郁琦身為臺“陸委會主委”,這次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意義自然不同。

  馬英九在演説中也特別提到未來推動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趙建民認為,屆時海基會的駐陸機構將代表臺灣,對兩岸“互不否認”也有進一步幫助。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升表示,王張會面代表兩岸溝通逐漸由過去兩會(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模式轉為臺“陸委會”、國臺辦模式。兩岸官方直接溝通減少誤判,在馬英九所提的幾個大方向上,未來互動會更有效率。(台灣網 周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