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律師赴臺祭祖 圓64年尋親夢

2013年10月04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3日,細雨迷蒙,位於臺北近郊的觀音山墓園,草木青蔥。來自上海的女律師柯慈愛凝視著祖父墳塋,肅立鞠躬;這三鞠躬,聊以代表柯家子孫三代的尋親慰藉,以及64年來對身處臺灣的柯寶餘先生的牽掛、思念。

  這一刻,足以見證兩岸關係數十年跌宕起伏,給民眾帶來的悲歡離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發生過許許多多與柯寶餘一家相似的故事,留下了一百多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柯慈愛告訴中新社記者,她的祖籍是溫州永嘉,1949年祖父赴臺做生意,此後再也未能返回大陸。留下一雙兒女,其中父親柯崇信是在祖父走後出生的“遺腹子”,均由祖母撫養成人。如今祖母年逾八旬,住在老家,頤養天年。

  柯慈愛説,祖父與祖母的經歷是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造成的悲劇,相隔兩岸,音信難通。祖母帶著咿呀學語的孩子住在娘家,一開始,祖父還希望祖母能攜兒女去臺灣團聚,並輾轉託人捎帶生活費,後來隨著兩岸形勢的緊張,這樣的援助亦日漸稀少,直至斷絕。

  在柯慈愛的記憶中,祖母是美麗而善良的江南女子,除精於女紅之外,下田插秧、舂米種菜,樣樣拿得起來。她笑稱,小時候跟著祖母去山上採藥,給她帶來無盡樂趣,還使她學會了辨識草藥,背起《湯頭訣》朗朗上口。

  作為臺屬,柯家也曾遭遇種種坎坷,柯慈愛的父親小時候飽受欺淩,沒有機會讀書深造,成家後靠養蜂為生。並藉此供柯慈愛與兩個弟弟考上大學,成為優秀人才。

  柯慈愛坦言,祖父居臺期間,後來另行娶妻,育有子女數人。後得悉,祖父已于上世紀70年代離世,而她的父親因此生未能見祖父一面,引為終生憾事。但幾經輾轉尋訪,始終沒有了解到祖父遺骨歸葬之處。

  據介紹,父母都是臺灣同胞的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許佩琴,今年5月率團到臺參訪,經由臺灣知名律師許文彬的熱心安排,返回臺南市佳裏區佳裏興的外婆老家探訪。

  柯慈愛得知這一消息,求助於許佩琴,欲赴臺灣尋訪祖父歸葬之處。許文彬律師獲悉後,感動於柯家的尋親故事,不遺餘力給予幫助,終於從知情人那裏找到了柯寶餘先生墓地詳細地址。

  祭拜過後,雲散雨收。柯慈愛在墓前逐一拍攝,寄託內心的思念與共鳴。她説她準備將這段珍貴的資料帶回大陸,給祖母一個最大的驚喜,以了卻平生的思念與牽掛。(記者 冽瑋 陳立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