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英九:國民黨歷任黨魁中逾半具客家背景

2013年09月26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25日強調,客家文化有許多動人之處,臺灣的“客委會”從文化、經濟角度切入,倡導、行銷客家文化,方向非常正確,希望大家能多參與客家活動,體會、傳承客家文化的精髓。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今天邀請“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就“客家微革命”進行專題報告。

  馬英九在聽取報告後表示,客家族群源遠流長,在各地都有客家族群分佈,他自己的祖先即是來自陜西扶風的客家人,和苗栗縣馬家莊的居民同脈。

  馬英九説,他的祖先春秋戰國時是在陜西,五胡亂華後遷到江西,後來再從江西遷到湖南,他們在江西住了約1000年,在湖南居住約900年,“我們家在湖南是第22代,然後再遷到臺灣”。

  他説,去苗栗時,我發現通宵鎮馬家莊的堂號叫“扶風堂”,就是陜西扶風人的堂,“怎麼也想不到在這裡的人,2000多年前是一家人?然後各自遷徙流離了不知道多少地方,最後在臺灣苗栗碰面?這種感覺實在非常奇特,讓人感到客家這個族群的偉大。”

  馬英九表示,他學習客家話超過十年,深刻感受客家文化之美,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許多樂趣。

  他説,客家話是非常重要的語言,2000年時,全球估計有3500萬人講客家話,但到了2005年則降為2900萬人,幸好2009年時,又回到約3000萬人。國民黨自孫中山先生開始,歷任七個黨魁中,包括他在內有四個具有客家的背景,比例非常高。

  馬英九説,15年前他競選臺北市長時,首次提出成立客家事務專責機構的政見,後來無論當局和地方都成立專責機構,協助進行客家語言和文化的傳承。他上任當局領導人後,客家政策幾已完全落實,包括預算加倍,從新台幣16億元增加為32億元;制定《客家基本法》,選定最具客家文化特色的“天穿日”為客家日;設立客語薪傳師制度來傳授客家話等。

  馬英九指出,客家人希望文化和經濟活動受到重視,如同他的客家話老師所説,“客家人爭的是平權,而不是特權”。(記者 陳立宇 冽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