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英九:大陸不是“外國”互設辦事處不具外交意涵

2013年09月19日 09:12 來源:環球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

  馬英九認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不具有任何“外交意涵”。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香港“中評社”報道,馬英九18日下午主持國民黨中常會,聽取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對“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最新進度”所作專案報告後稱,兩岸關係發展至今,確實有必要在對方領域內設辦事機構,“這基本上是中性的”。互設辦事機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沒有任何特殊的政治含意”。

  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雙方均沒在對方設立辦事機構,確實越來越不便。每年兩岸人員的流動,約將近800萬人,這是人流。金流方面,雙邊貿易已超過1600億美元,投資累計超過1500億美元,其他領域的互動也非常頻繁,確實有必要在對方領域內設辦事機構,“這基本上是中性的,不管主張是統是獨”。

  他指出,辦事機構設立有一重要原則,兩岸關係定位在“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憲法”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是根據“憲法”增修條文所定,用語是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在這狀況下,“不可能承認大陸是另一個國家,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成立辦事機構就是實現這個理念的重要一部分。

  他説,設辦事機構是不具有任何“外交意涵”,“因為不把大陸看成是外國”,設立“陸委會”就是要訂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就是認為“兩岸是特殊關係”,需要有特殊法律與制度,沒有必要、也沒有意願趁這機會偷偷變成“外交上的設計”,因為兩岸本來就是“特殊關係”,在這“特殊關係”運作,就可為兩岸人民謀福利。

  他表示,必須採去務實態度,希望大家了解兩岸關係發展至今,互設機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沒有特殊政治含意,基本上是中性的,希望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網綜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