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首次聯合在島內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

2013年09月17日 10:2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首次聯合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將於2013年9月18日在臺南揭幕,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複製碑帖于16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率先亮相,見證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歷史。(北京市臺聯供圖)

  台灣網9月17日消息 兩岸首次聯合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將於18日在臺南揭幕,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複製碑帖于昨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率先亮相,見證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歷史。

  由北京臺灣會館、臺南市文化協會聯合主辦,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臺灣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協辦的“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將於18日在臺南市孔廟開幕,展覽會場安排在孔廟旁邊的武德殿(前東海書院舊址)。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北京臺灣會館負責人鄭大昨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接受媒體訪問,展示了于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保存的石碑拓印和為此次專題展出版的碑帖集、專冊。

  鄭大介紹説,此次展出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的相關碑帖共22件和北京故宮院複製的大小金榜等珍貴文物。“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是兩岸首次次在臺灣展出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碑林中清代33位臺灣進士的拓片、大小金榜、進士齒錄等史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兩岸專家學者於今日在臺灣成功大學舉行“科舉制度在臺灣”學術研討會,8位清代進士的後人如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汪毅夫的曾祖父是臺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等10余名兩岸知名人士參與會議。在興濟宮的官廳還將舉辦臺灣進士後人面對面的座談會。

  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的曾祖父汪春源,在清末《馬關條約》簽訂之際正逢科考,汪春源聯合臺籍士子、官員上書都察院代奏光緒皇帝,表示“全臺赤子誓不與倭人俱生”,此為知名“五人上書”,另外,進士邱逢甲成立臺灣“民主國”抗日,進士許南英在臺南團練抗日等事跡,也都將在專題展中展出。

  清代臺灣總共出了33位進士,第一位是陳夢球,他是修建臺南孔廟者陳永華的兒子(康熙33年,1694年),最後一位是汪春源(光緒29年,1903年)。33位進士當中,臺南佔了11位,彰化有8位,嘉義有5位。

  鄭大表示,“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兩岸首次舉辦,由於文獻史料分散兩地,匯整後有系統的展出,需要兩岸密切合作,實屬不易。臺南展期從18日起至28日止,未來希望在彰化、臺北還有巡展的機會。(台灣網、北京市臺聯聯合報道)

全臺33位進士完整列冊,最後一位是汪春源(1903年)(北京市臺聯供圖)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珍貴複製碑帖(北京市臺聯供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