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電視圈日益“被輸入”

2013年09月17日 09:1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這幾天,打開臺灣電視臺,除了“九月政爭”這出政壇真人秀之外,能讓臺灣民眾稍微喘口氣的,恐怕就是大陸的電視劇《蘭陵王》以及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2》了。

  就像臺灣綜藝天后陶晶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説的,就像臺灣電視臺過去一窩蜂買韓劇、日劇一樣,臺灣電視臺再一次陷入購買大陸電視劇、綜藝節目的“集體狂歡”之中。

  原因很簡單:超高的投資回報率!

  電視劇:大陸劇、韓劇充斥螢幕

  整個2012年,光是《後宮甄嬛傳》在臺灣就已重播4次,而每次的收視率都是傲視群雄,而近來,大陸另一部古裝劇《蘭陵王》更是被臺灣電視臺引進,在八點檔播放,一開播就打敗深耕臺灣多年的本土劇,勇奪收視第一。難怪臺灣一位資深電視圈人士嚮導報記者總結,“在電視劇方面,現在臺灣不論是環境、資金、技術,都已經看不到優勢了”。

  事實上,2000年以來,受大陸崛起的電視劇勢力影響,大批臺灣資深編劇、演員遠赴大陸淘金,臺灣本土市場嚴重萎縮,入不敷出。臺灣TVBS節目部總監劉思銘認為,臺灣人才外流大陸,雖然“文化部”提供戲劇補助,但僅有少數能通過審查,金額也不夠高,吸引力有限。

  而相較于大陸劇,韓劇更是在臺灣生根多年。《藍色生死戀》、《玻璃鞋》等韓劇在臺灣多次重播,屢創高收視率紀錄,韓流文化也隨之而來。

  根據有關方面統計,去年臺灣購入的韓劇接近60部,購入的大陸劇也超過30部。據臺灣“文化部”去年12月統計,2012年上半年臺灣電視臺黃金時段,大陸劇、韓劇播出時段的比例,分別佔27.22%及26.42%,兩者相加比例超過一半,遠高於臺灣自製劇。

  綜藝節目:選秀節目成臺灣觀眾最愛

  不只是電視劇被“侵入”,在臺灣綜藝天王吳宗憲看來,就連臺灣電視圈過去最引以為傲的綜藝節目,眼看也要被大陸綜藝節目“吃死死”。

  外傳,中天以每集10萬元(新台幣,下同)買下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2》版權,在臺播出後收視告捷,其他電視臺見狀有意跟風,“TVBS”有意買下《中國夢之聲》、八大考慮購入《我是歌手2》……

  除此之外,在臺灣,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都在網路上有一定的點擊率,就連大陸的《春晚》,現在也成為臺灣觀眾追捧的目標。

  這讓吳宗憲相當感慨,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説:“臺灣綜藝製作經費已太低,壓縮到藝人空間,希望能多自製節目。”同時他也説:“我們已經變成‘輸入國’!我們是和尚,電視臺是廟,相輔相成,但跑得了和尚卻跑不了廟。”他也預言,若未來各電視臺大量採購,臺灣綜藝節目恐步戲劇後塵,自製節目將成為孤軍奮戰的弱勢族群。

  臺灣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孫樂欣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臺灣的綜藝製作費很高,一集都是數十萬元,如今為了節省成本,都是幾萬元,“除了談話性節目,還能做什麼”?而反觀大陸綜藝節目製作費,卻越砸越多,總成本和臺灣相差超過10倍,“當然製作精良,也讓觀眾愛看”!

  新聞輸入:國際新聞

  大陸游客到臺灣,晚上逛完夜市回到旅館總愛看政論節目,看臺灣的“總統”、“立委”如何被修理。但事實上,不少臺灣民眾卻對這樣的政論節目表示“看膩了”,紛紛轉投大陸CCTV或鳳凰衛視的“懷抱”。

  大陸的新聞節目,在臺灣也有播放,並培養了一批鐵桿粉絲。臺灣知名企業高管陸小姐告訴導報記者,中午12點,打開臺灣某新聞臺,報的是一個不太知名的女星疑似整容的消息,而切換到CCTV-4,也在報新聞,報的卻是敘利亞的形勢。

  她嚮導報記者表示,同樣是引用,臺灣新聞臺從過去引用臺灣媒體的報道,到如今引用Youtube、PTT等網路媒體的報道,而CCTV引用的,卻是《紐約時報》、《BBC》、《朝日新聞》等國際知名媒體;同樣的一個小時,臺灣的電視臺用的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新聞來填滿,不斷滾動播放,而CCTV光是報道敘利亞形勢就用了十幾分鐘,“正面消息太少, 負面消息太多,狹隘的新聞報道讓很多臺灣人的島民心態越來越嚴重”。

  因此,她嚮導報記者表示,為了“拓展視野”,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地習慣在網路上收看大陸的新聞節目,尤其是國際新聞節目。(海峽導報記者許巧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