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列席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被認為展現大陸誠意

2013年09月16日 08:5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特邀貴賓身份邀請臺民航局長出席今年大會。在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的背景下,臺灣的這個“重大突破”引發了複雜議論。

  據臺灣《聯合報》14日報道,叩關近5年,臺灣終於獲邀以ICAO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份,出席24日在加拿大召開的三年一度大會,臺民航局長沈啟22日將以“中華臺北”名義率團出席。臺“外交部次長”史亞平稱,“這是繼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身份之後,42年來第二度得以叩關隸屬聯合國組織的大會”。據報道,ICAO隸屬聯合國,“中華民國”是創始會員之一,但臺灣當局1971年被趕出聯合國後就被該組織排除。臺灣一直希望申請成為觀察員。今年6月,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支援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ICAO法案。不過,ICAO理事會未達成共識,因此今年開創先例,以“特邀貴賓”身份發出邀請,“與觀察員一樣,只能出席,沒有發言空間”。

  得知ICAO請臺灣出席大會後,美國表示歡迎。島內在野黨則認為,“特邀貴賓”不具法律地位,“這種參與方式是馬政府自我矮化、喪權辱國”。“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偉峰稱,特邀貴賓不是觀察員身份,“客人就是主人請你來就來,不請你來就不得參加”。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表示,這是大陸對臺灣展現的關心和誠意。島內外輿論多表贊同。臺駐美代表金溥聰稱,近年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為臺灣務實參與ICAO創造有利環境。《聯合報》稱,大陸態度改變是關鍵,去年“胡連會”,大陸表示“將認真研究臺灣以適當方式參與ICAO”,是一大突破。《聯合報》介紹稱,臺北飛航情報區涵蓋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每年服務超過4000萬旅客,但因為不在ICAO體系內,對國際飛航規則改變往往不知情。2000年ICAO曾確定一條航路,從馬尼拉經臺灣恒春飛往上海,橫越中央山脈,但因中央山脈上空是臺軍事演練空域,“臺灣只能透過香港反映情況”。(環球時報記者 林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