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時評:大陸向臺灣讓利 綠營不應政治化服貿協議

2013年09月03日 09:46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已有兩月有餘,然而島內出現雜音尤其是藍綠雙方對此一直吵嚷不休。在熟悉協議談判及簽署內情的人士看來,這些爭議簡直有點不可思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作為ECFA的後續協議之一,是大陸大幅向臺灣“讓利”的結果,也是兩岸關係特殊的産物,但這一有利臺灣的協議卻在簽署前後遭到綠營勢力攻擊,並引起一定的社會疑慮。通過觀察這一事件的前前後後,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是綠營“逢陸必反”做法沒有出路。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綠營基於“臺獨”意識形態以及長期以來的“逢陸必反”、“逢馬必反”做法,不僅全然不顧大陸明顯的特殊“讓利”,反而片面誇大渲染協議的負面效果,並要求“立法院”逐條審查協議內容。與之相對的,同樣是對外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綠營對可能影響臺灣農業的臺新經濟合作協定卻全然不見反對聲音。在兩岸關係密切發展的背景下,這一過度政治化的做法顯得極為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必將受到兩岸民眾譴責。

  二是馬當局溝通説明工作有待加強。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島內掀起的爭議持續蔓延,馬當局溝通説明不足也難辭其咎。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中,馬當局再度暴露溝通説明不足的老問題。最初,馬當局的黨政平臺溝通並不順暢,一些“立委”,甚至“立法院長”王金平都坦言事前不了解協議內容。因此,也導致一些黨籍“立委”對於協議的審查並不配合,最終使得國民黨的立場從“備查”倒退到“審查”,再退至“逐條審查、逐條表決”。而“旺旺中時”民調更顯示,有近73%的民眾不知道協議內容,顯然馬當局的政策宣導工作存在問題。

  三是必須顧及臺灣社會的整體發展。而從社會各界的反映可見,臺灣若要提升自己發展,還需具有整體發展觀念。協議簽署雖然難免會對一些個別産業帶來風險,但若為了這點風險不顧整體經濟的發展,無視如此有利的協議,必將影響整個臺灣經濟的提升。首先,協議本身成效存疑。在臺灣陷入“悶經濟”的情況下,兩岸服務業的合作本可成為拉動臺灣經濟的重要動力,但協議在綠營惡意干擾下,能否發揮預期效果仍需觀察。其次,ECFA後續其他協議談判將受影響。服貿協議作為ECFA後續協議的一環,遲遲不能生效,必將影響諸如貨物貿易協議的談判,今年年底前簽署的目標恐將很難達成。

  再者,臺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議將受到影響。依照目前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逐條審查”程式,依慣例任何一項協議的條文或承諾的修正,皆等同推翻整個協議,迫使兩岸重啟談判。若如此,這一惡例將嚴重影響臺灣與其他國家與地區洽簽FTA的步伐。(陳桂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