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北地鐵:鋼鐵上的溫馨之旅 人人相互謙讓

2013年08月31日 09:25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北地鐵:鋼鐵上的溫馨之旅人人相互謙讓

  捷運,就是大陸的地鐵。因其便捷廉價,四通八達,臺北捷運早已成為市民和遊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自從1996年正式運營以來,臺北捷運已累計運送59.2億人次,平均每天170萬人次。儘管每天站內人潮涌動,步履匆匆,但大家相互禮讓、遵規守紀,一切井然有序,加上各站點富有創意的設計,捷運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寧停三分不搶一秒

  在捷運站點,記者經常見到,在上下樓梯往來的人群中,人人相互謙讓的動人場景。當列車靠站時,月臺上的乘客都會自覺按指示線排隊,讓車廂內的乘客先下車,再依序上車,看不到一哄而上的景象。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儘管等車的隊伍很長,但車門要關的時候,不會有人硬擠進去,因為再過三五分鐘,下一班車就會進站。

  捷運的每節車廂都設有“博愛座”,專為老弱婦孺預留。讓人感動的是,即使車廂內擁擠不堪,但深藍色的“博愛座”常常是空著。

  而在扶梯上,乘客都很自覺地靠右站立,因為大家清楚,左邊的通道是留給趕時間的人們。捷運站內,記者見不到任何人吃零食、喝飲料,也沒人抽煙、嚼口香糖或檳榔。

  細緻入微的人性化服務遍佈于站內的各個角落。比如WIFI覆蓋所有捷運站,手機上網暢通無阻,還可以在站點找到充電服務。更週到的是,每個捷運車站衛生間前,都有一個電子屏顯示其使用狀態,大的站點設有哺乳室,還辟出婦女夜間乘車區。此外,臺北捷運還在亞洲率先開放自行車搭載。

  勸導為主處罰為輔

  臺北捷運如此文明有序,除了與市民的素質有關外,它有什麼成功之道?又形成了怎樣的捷運文化呢?

  “其實,早期臺北民眾搭乘公交,吃零食、嚼檳榔、抽煙等現象也很普遍。”臺北捷運股份有限公司企劃處副處長黃雅芬向記者坦言,捷運通車後,臺北學習香港和新加坡的經驗,于1998年出臺“大眾捷運法”,嚴禁不文明行為。

  按照“大眾捷運法”第50條規定,乘客在捷運內禁止飲食、嚼口香糖、檳榔,或拋棄垃圾、隨地吐痰、抽煙等違法行為,否則會被處於1500元至7500元新台幣罰款。“剛開始,重罰這些違規違法行為,很奏效。”後來,“先勸導後開罰”逐漸被引入捷運管理中,如遇民眾站內飲水,督查隊員便會上前勸導。

  “每個時期,捷運宣傳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黃雅芬告訴記者,剛開始,許多老人提著菜籃子乘扶梯,不時發生摔倒的狀況。於是,捷運以關懷宣導為主,請來當紅歌仔戲藝術家孫翠鳳做代言人,宣導搭乘扶梯時要“緊握扶手,站穩踏階”。

  2006年起,中小學生搭乘捷運越來越普遍了,於是臺北捷運深入各中小學,宣傳如何文明安全搭乘捷運。久而久之,許多乘客也會自覺當起督查員,一發現不文明行為,便會拍照,發到網路上曝光。“以前是自上而下的宣導,我們唱獨角戲,如今已變成了全體市民共同來維護文明秩序。”談及大家的自覺行動,黃雅芬笑得很開心。

  臺北捷運推出“捷運心文化運動”,鼓勵各界人士參與到漫畫、海報、影片的宣導活動中去。比如“搭捷運請禮讓老弱婦孺”、“搭乘捷運請勿飲食、嚼食口香糖或吸煙”、“列車行駛間,請握扶手或吊環”等捷運禮節和安全觀念主題。許多作品極富創意,讓乘客在會心一笑中受到教育。

  公共藝術品“扮靚”捷運空間

  捷運站點不光是交通動脈的節點,還被打造成公共藝術的空間。在南港站,記者見到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的大型壁畫(上圖)。與記者一起走下樓梯的是壁畫上的大象、兔子,還有幾米繪本中的人物。

  “這些年,我們逐步導入建築與藝術相結合的理念,將藝術元素納入車站裝修設計中,基本上是一站一主題。”黃雅芬介紹説,如南港站的幾米永久壁畫,忠孝復興站“給你一個站(讚)”壁畫裝飾藝術,

  文湖線以湖城故事為主題,蘆洲線以回憶蘆洲為主題。

  臺北捷運還設置藝文廊,策劃了一些靈活的藝術展示,讓乘客轉乘或等待時可以欣賞。如在忠孝復興站、中山站及江子翠站設置藝文廊,把一些學生的藝術作品進行展示,只是象徵性地收取水電費;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在臺北車站、士林站展出會動“故宮博物院”片景

  把公共藝術品“請進來”,“扮靚”捷運空間。目前,在臺北捷運內設有73件公共藝術作品。“以前主要是單一作品進行設置,直至文湖線才有了整條線設計公共藝術長廊。”黃雅芬説,這條線上設置了12件作品,但每一捷運站點都各具特色。有的站點直接反映地點,如松山機場站第一區的“大旅行時代”、“旅行計劃”、“夢想旅行”與東湖站的“湖波盪漾”。有的則間接詮釋場所精神,如文德站描繪碧湖公園白鷺鷥的馬賽克鑲嵌畫“鳥飛”。

  一趟捷運作就是一次文化之旅。有趣的是,因為有藝術的裝飾,捷運站如今也成了外地遊客必遊的景點。(本報駐臺記者李向娟文/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