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赴青交流 “走走親戚 串串門”

2013年08月30日 10:12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牽係著兩岸各民族的感情。當我們第一次用手觸摸黃河水時,覺得此生了無遺憾。”8月29日,已50余次到訪大陸的國民黨中央委員、臺灣原住民族生存發展協會理事長孔文吉博士,在離開青海時動情地對中新社記者説。

  由孔文吉帶領的50位臺灣原住少數民族代表團,于8月22日從臺北出發,歷時三個多小時,搭乘臺北至西寧直飛航班抵達青海,開始為期八天的探訪大美青海之旅。同時也為“第四屆青臺少數民族交流活動”拉開序幕。

  活動期間,代表團成員親自體驗了流傳百年的“土族輪子秋”,並一睹大陸唯一一本伊斯蘭手抄本《古蘭經》真容,觀賞了精美絕倫的藏傳唐卡藝術,感受指尖親觸清澈碧綠黃河水的心跳,在波瀾壯闊的青海湖邊一遍遍翻唱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深刻領略了青海的人文地理、民俗宗教、生活飲食。

  “青海的撒拉族和土族文化別具一格,兩岸少數民族雖然有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內涵,可交流起來很融洽,這邊的民風很淳樸。”臺灣泰雅族代表李文璋説。

  在同仁縣參觀期間,一場具有藏族風情的篝火晚會讓代表團成員至今難忘。“我們與當地藏族民眾一起跳起了熱情的鍋莊舞”,孔文吉激動地説,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禁唱起《中華民族頌》,表達了對青海、對大陸的嚮往之情。“我們不分大陸與臺灣,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是一家人。”

  “相較于臺灣而言,青海少數民族歷史更加悠久、文化更有深度”,臺灣前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小學校長陳安明在參觀熱貢唐卡時説,“我十分喜歡唐卡藝術,這是一種‘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的藝術’,只有細細體會,才能領略到其中精華所在”。

  在參觀青海省博物館後,孔文吉説,“我們對青海的建設嘆為觀止,看到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這讓我們非常高興,大陸少數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保存得很好。”

  “大陸的民族自治制度值得臺灣學習”,孔文吉認為,大陸能夠實現民族自治有自己的條件,“大陸幅員遼闊,而臺灣只是一個小島,各民族都生活在一起。實現各民族自治是臺灣原住民的最大挑戰”。他希望,未來可以通過立法機構在立法院推動臺灣少數民族自治制度。

  “臺灣臺東縣延平鄉和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巴溝鄉結為姐妹鄉”,臺東縣延平鄉鄉長胡榮典説,“這有利於兩岸少數民族文化有更多交流”。

  “青海作為大陸西部偏遠省份發展迅速,經濟騰飛,真是一日千里。”臺灣花蓮縣新城鄉鄉長錢自立告訴記者,青海的每個縣城都有各自的特色,未來兩岸的交流重點在經濟、文化和藝術上,希望青海能將自己最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帶到臺灣,相互學習和借鑒,從而不斷加深兩岸少數民族的了解和溝通。

  “青海地處內陸,與臺灣相隔千山萬水,但通過這次交流參訪,兩岸不再遙遠。希望未來有更多青臺兩地少數民族交流機會,讓兩岸同胞走得更勤,貼得更近。”青海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忠保説。(作者 郭雪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