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中國軍方提議設立工作組解決美國對臺售武等障礙

2013年08月21日 08:35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華盛頓時間8月19日,正在美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右)與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華盛頓五角大樓舉行會談前相談甚歡。中新社發 吳慶才 攝

  中國國防部高級官員20日透露,為了解決影響中美兩軍關係發展的對臺售武等障礙,中方提出可以成立工作組,與美方詳細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日陪同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訪美的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做出上述表示。8月16日起,常萬全對美國展開訪問,8月19日先後會晤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

  據關友飛通報,會晤期間,中方對影響中美兩軍關係發展的三大障礙表達了關切,闡明瞭立場。三大障礙為對臺出售武器、美國國會限制中美兩軍發展的歧視性法律,以及美軍艦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高頻度的抵近偵察。

  關友飛表示,為了解決三大障礙,中方提出可以成立工作組,詳細探討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此美方積極回應,表示認可,認為成立工作組係中美積極溝通、尋找解決辦法的有效途徑。

  對於美國對臺售武,關友飛指出,早前美國國會眾議院又通過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對臺出售F-16C/D戰機、軍艦等武器,對此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希望美國政府認清形勢,在臺灣問題上不要一錯再錯。

  關友飛透露,常萬全特別列舉數字指出,1982年中美簽署“八一七公報”後,30年來美國對臺售武越走越遠,其中第一個10年售武金額為幾十億美元,第二個10年達190億美元,第三個10年更達270億美元,這種高倍增長的趨勢對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極其不利,希望美方反思立場。

  對於美軍艦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高頻度的抵近偵察,關友飛表示,現在美軍艦機的偵察頻率不斷增加,距離不斷靠近,任何國家都會感到不安和威脅,而且這種做法與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不斷增強戰略互信的趨勢背道而馳。

  他指出,過去的教訓表明,美軍艦機的抵近偵察是中美發生海上衝突的根源,如果今後美方繼續採取這一頑固立場,中美艦機相遇的次數將越來越多,很容易再度引發意外。

  關友飛強調,現在中美正朝互信的方向發展,“完全沒有必要用冷戰的手段對待另外一個國家”,中方反覆闡明這一立場,敦促美國站在戰略的高度看待這一問題,最終應減少乃至停止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的抵近偵察。(記者 德永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