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身影”印在北京前門老街上

2013年08月08日 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歲的王啟倫從臺灣轉學來到北京還不到一年,暑假過後該上三年級。在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地下一層的美食廣場,午餐時間,客人寥寥。坐在餐桌前,面對攤開的三位數加減法假期作業,更讓王啟倫掛念的是附近一位名叫真真的北京小姑娘。他原本玩伴不多,既想交本地朋友,又怕碰釘子,便一再央求媽媽出面替他去請真真來。

  “自己去嘛,邀她來和你一起做作業。”王啟倫的媽媽叫萬玲,穿著嬌艷的粉紅色白點無袖衫和牛仔短褲,在臺灣美食廣場經營兩家相鄰的小吃攤位,一個做臺南小吃福記棺材板,另一個做燒烤秋刀魚。一尺來長的秋刀魚整齊地碼放在櫃檯上。萬玲説那是特大號的,産自臺灣海域,是專為即將開張的夜市採購的。中午,萬玲便開始清點夜市出攤的菜品,時不時響亮地吆喝兩聲,招攬生意。

  2010年5月迎客的北京臺灣商務區,曾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海協會長陳雲林與前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等重要官員出席剪綵儀式。“過去也在臺灣的美食廣場出攤,看到前門的招商廣告,便來了。2011年的時候,客人爆滿啊!”萬玲回憶説,但第二年便有些冷清,特別是平日,遊客參觀的多、消費的少。但是,菜品要保持風味,辣椒、醬油這些主要佐料都得是臺灣原産,成本難免高些。一年到頭是賠是賺,主要看旅遊旺季。

  今年是北京建都860週年。位於市中心、中軸線上的前門地區,是北京傳統建築文化、民俗文化、會館文化、梨園文化、商賈文化最為發達的特色街區。2003年以來,前門地區實施了明清以來規模最大、投入最多、最為全面的修繕整治工程。今年初春,北京中心城區規模最大、智慧化水準領先的前門地下停車場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緩解了中心城區停車難和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8月7日,第四屆前門歷史文化節開幕。前門所處的北京市東城區區長牛青山在開幕式上説,要努力把前門商業區建設成為文化型旅遊、體驗式消費、定制化服務、多維度發展的文化體驗式消費著名街區。

  為吸引遊客,前門地區聯合內地著名的6家大型旅行社,推出3條精品旅遊線路,其中之一名叫“京颱風情新前門”:遊客順著前門老街上的大江衚同往裏走,途徑臺灣美學生活館、鄧麗君音樂生活館、阿里山廣場,便可抵達見證了百年曆史滄桑的臺灣會館。

  8月7日-10月13日,前門歷史文化節將舉辦臺灣主題夜市,匯集臺灣從北到南的美食:有炸雞排、大腸包小腸、五香大肉卷、月亮嚇餅、旗魚卷、蚵仔煎、海鮮卷、魚丸湯、車輪餅、臺灣大熱狗、雙果奇緣、綿綿冰等特色小吃;有牛軋糖、鳳梨酥、高山茶禮、柚子參等包裝伴手禮;有臺灣少數民族的手工創意商品、臺灣yes紀念版T恤、故宮文創商品、具有療愈的熏香、hello kitty保養品、面膜等精美的文化創意産品。屆時,每天還有臺灣少數民族藝術家在阿里山廣場進行臺灣民俗文化展演。萬玲工作的臺灣美食廣場,就在阿里山廣場旁邊。

  依託連串的推廣活動,加上兒子和老公都從臺灣來到北京,生活在眼前,萬玲一心一意,只想搏出一個生意興隆的2013年。(記者 陳建)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