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經濟轉型促兩岸貿易“放量上漲”

2013年08月02日 08:1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商務部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額達1011.4億美元,同比上升34.8%,升幅十分顯著。分析人士指出,這一亮眼數據的背後是兩岸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為兩岸貿易創造了更大的上升空間。

  據統計,2013年1至6月,大陸對臺出口210.1億美元,同比上升27.4%;自臺進口801.2億美元,同比上升36.9%。臺灣已經成為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

  在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上半年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兩岸貿易的大幅攀升無疑引人關注。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這是非常正面的現象。現在兩岸貿易存在某種程度的産業分工,超過三成的貿易額增長對臺灣的影響十分正面。

  “臺灣去年景氣較低,今年成長有望加快。我對下半年兩岸貿易保持增長勢頭表示樂觀。”劉大年説。

  “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兩岸經濟亟需更緊密合作的動力和空間。”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指出,大陸與臺灣都面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課題,而加強融合、優勢互補對雙方都有利。

  分析人士指出,臺灣製造業要完成從委託設計、代工生産模式向品牌和研發等價值鏈高端的轉型,與大陸緊密合作是較好的方式。大陸擁有龐大的市場與人才優勢,有利於臺灣企業推廣自有品牌和加強研發隊伍建設。

  這一轉型趨勢對兩岸貿易內容帶來深刻影響。據統計,兩岸貿易中加工貿易佔比由2008年的70%下降到了去年的55%,而一般貿易佔比顯著上升。這意味著大陸成為越來越多臺灣産品的最終市場,而不再充當加工者與轉机站的角色。

  “交流帶動金流,人潮帶動錢潮。”臺北大學教授江岷欽説,兩岸經濟彼此互惠共生的態勢不斷增強,兩岸不但要將這種勢頭保持下去,更應互相協助産業升級,加快往産業鏈的高附加值方向攀升。

  此外,ECFA簽署後的政策紅利也對兩岸貿易産生顯著影響,前不久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為雙方經濟合作增添了新的期待。

  劉大年説,未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對雙方都有加分,對臺灣更是很好的機會。臺灣服務業表現優秀但市場較小,大陸市場廣闊,服貿協議可助臺商開拓大陸內需市場。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江岷欽説,兩岸經貿數據背後的合作大趨勢更值得人們思考。(查文曄 裴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