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資企業黨建的“天福”樣板

2013年07月17日 13:1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天福集團最靚的招牌是黨建,是共産黨員!”談起天福的特色,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驕傲地説。

  一名臺商緣何對共産黨員有如此高的評價?一家臺資企業的黨組織,如何從1999年成立時僅有18名黨員的黨支部,到2008年升格為擁有200多名黨員的集團黨委?獲評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的同時,天福集團為臺資企業開展黨建工作開創了樣板。

  從有疑慮到離不開 出色業績贏得出資人支援

  2011年7月1日,一場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的表彰晚會在天福茶學院隆重舉行,李瑞河作為特邀嘉賓前來參加。為此,他推遲了原定於6月29日回臺灣的行程。

  出資人對企業黨建活動的支援可見一斑。然而,在天福集團成立初期,卻是另一番情景:當有關部門向李瑞河提及在企業中建立黨組織時,他一直心有疑慮。這些年李瑞河對黨建工作態度的轉變,在福建漳州市委書記陳冬看來,“是由於他在與黨組織和黨員的接觸過程中逐漸産生了認同感”。

  2000年的春節前,天福茶博物院準備開工建設。由於春節期間招不到工人,公司黨組織帶領黨員和團員冒雨開工,黨旗就插在工地上。李瑞河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通過勤奮工作、積極作為,黨員成為集團中業務能力最強、業績最優的群體。黨組織成立至今,沒有一名黨員因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受過處罰,目前企業主管80%是黨員,中層幹部90%是黨員。

  “我身邊的共産黨員都是好樣的。我親眼看到,共産黨員發揮作用讓我的企業團結了、發展了,在企業建立黨組織有百利而無一害。”如今,李瑞河不僅對企業黨建工作給予大力支援,還這樣向其他臺商推介。

  為企業爭效益 為員工謀福利

  組織建立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是非公企業黨建普遍遇到的突出問題。

  漳州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認為,天福黨建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就在於創造性地將臺企黨建與企業生産經營、員工隊伍建設和踐行社會責任緊密結合,概括地説就是:為企業爭效益、為員工謀福利、為黨旗添光彩。

  一方面,黨組織明確自身功能定位,圍繞服務企業發展抓黨建,組織黨員利用業餘時間開展活動,不佔用生産時間,不影響企業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黨組織注重黨員個體作用發揮,通過創建“黨員示範崗”“青年突擊隊”等載體,開展“生産大比武”、黨員“五比五好五帶頭”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天福集團發展的每個階段,幾個大型項目的謀劃、籌建、實施,都是集團黨組織帶領黨員在挑大梁。”天福集團總裁助理、黨委書記林伯琪對記者説。

  發揮獨特優勢 推動兩岸交流

  近年來,連戰、林豐正、江炳坤等臺灣政要到漳州尋根認祖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除了李瑞河的牽線搭橋外,鮮為人知的是,天福集團黨組織也在其中做了大量協調工作。

  天福集團黨組織認識到,在搞好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兩岸交流也是黨組織肩負的重要責任。借助春節、中秋節等重要節假日,黨組織牽頭組織海峽兩岸的全體員工開展慶祝晚會,還牽頭為員工舉辦了4次集體婚禮,促成了7對跨越海峽的姻緣,得到了兩岸同胞的認同和讚揚,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

  看到天福的成功經驗後,到有關部門備案要求建立黨支部的駐漳臺資企業逐漸多了起來。“發揮政治優勢,加強黨建工作,是讓臺資企業得到更好發展、促進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天福集團‘黨企雙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示範。”福建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崔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