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文化界人士首次共祭“中華三祖”

2013年07月15日 08: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正在參加“情係燕趙——兩岸文化聯誼行”的百餘位兩岸文化界人士,14日在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的中華三祖堂共同祭拜了中華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炎帝、蚩尤。

  中華三祖堂前甬道兩側站立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少女,堂前高高的臺階下左右分別是“澳土歸根碑”和“港土歸根碑”,拾階而上是左鼓右鐘,堂內供奉著軒轅黃帝、炎帝、蚩尤的石像。

  祭拜儀式在擊鼓九響、鳴鐘五響後正式開始,象徵著“九九歸根”“五福臨門”。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李保宗、臺灣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嚴雋泰等人率兩岸嘉賓分別進行了敬獻花籃、進獻美酒、奉五穀、獻鮮果、上香敬拜的儀式。

  之後,曾子後人、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恭讀祭文。祭文講述了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涿鹿之戰”、黃帝與諸部落“釜山合符”三次中華民族大融合事件後,中華文明繁衍昌盛。“炎黃蚩尤,中華祖先,子孫時代,賡續綿綿”。

  擔任本次“情係燕趙”活動臺灣嘉賓團團長的嚴雋泰説,中華民族歷來分分合合,但融合的力量始終是強大的,兄弟之間經歷戰爭後總是要一起生活的。他認為,兩岸之間亦是如此,分開了這麼久,但經過互相了解和交流之後,不久將重新融合,只是這個過程就如臺灣一句俗語所講:“兄弟上山,各自努力”。

  原臺灣涉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程建人説,我們是炎黃子孫,但過去總將蚩尤排斥在外,這是不對的。祭拜三祖就是要打破“成王敗寇”的固有思維,蚩尤作為中華民族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要拜祭的。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融合,缺一不可。

  據悉,三祖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融合文化,黃帝、炎帝、蚩尤經過戰爭,又通過合符會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團結,並在涿鹿建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政權集中地,創造了“龍”圖騰。(記者 劉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