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第三個國家級金改區期待合作雙贏

2013年07月11日 13:5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泉州金改應抓住機遇先行先試,推動大陸企業通過臺灣市場的離岸債權、跨境貸款等人民幣金融産品,獲得投融資的新途徑。”臺灣富邦證券廈門代表處首席代表石卿永在兩岸金融合作(泉州)論壇上如是建議。

  為期3天的兩岸金融合作(泉州)論壇11日在福建泉州落幕。來自兩岸的金融精英共同探討“借鑒兩岸經驗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泉州是繼溫州、珠三角之後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GDP連續14年位居福建首位。但由於泉州實體經濟主要佔據傳統産業領域和小微企業環節,目前面臨較大的轉型升級壓力。

  據統計,擁有逾7萬家小微企業的泉州,信貸服務覆蓋面僅15%,信貸投放佔GDP的比例僅0.79%,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3.8%。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振華説,“泉州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破解具有樣本意義”。

  臺灣號稱“中小企業的王國”,目前在臺灣企業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7%,臺灣金融業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積累了不少豐富的經驗。

  泉州市長鄭新聰認為,隨著ECFA和《海峽兩岸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MOU)的逐步實施,海峽兩岸金融服務的管製成本和政策不確定性風險已大大降低。兩岸間的金融合作可為破解兩岸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助力,而泉州完全可以捷足先登、先行先試。

  目前,泉臺兩地金融合作已初見成效: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已同興業銀行泉州分行開展內保外貸等業務合作;臺灣統一證券與連捷投資集團達成合資設立泉臺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意向;永豐金控、臺新金控與斯蘭集團在推動泉州企業赴臺上市達成合作意向,並成功推動晉江三斯達等三家企業入島掛牌上市。

  中共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表示,泉州最近相應出臺鼓勵金融業發展、支援股權投資、開展民間借貸登記、小微企業建檔評級等9份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金改政策支撐體系。

  同時身兼泉州市金改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的石卿永認為,臺灣資本市場的興櫃制度、信貸市場的信保基金制度、中小企業財物輔導融資協辦制度等,都是服務中小企業的成熟經驗,“泉州金改”可參考。

  臺灣中華徵信所大陸事業部執行總經理白允宜介紹説,臺灣中華徵信所經過51年發展,建立了功能強大的企業信用資訊數據庫,開發了品種豐富的信用報告産品,既促進了銀企資訊對接,也幫助銀行防範風險。他建議“泉州金改”樹立“信用促融資”的理念,推動信用市場發展。

  “臺灣的許多典型經驗值得泉州學習借鑒,特別是‘三位一體’的信用融資政策體系。泉州將改善有利於兩岸三地金融交流合作的環境和氛圍,當好橋頭堡、連接線、先行者,建設臺港澳僑金融合作試驗區。”鄭新聰説。(孫虹蘇巧鳳 陳龍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

原稿件來源: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