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導演對談 吁抓住空前機遇發展華語電影

2013年07月04日 08:3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知名導演、監製黃建新與臺灣知名導演、監製焦雄屏3日在臺北電影節舉辦的對談活動中指出,當前大陸電影市場迅速發展,兩岸與香港面臨空前絕好的合作機遇,應攜手共同推動華語電影産業發展。

  過去一年裏,大陸電影市場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票房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電影摩肩接踵地出現。黃建新指出,這樣的發展速度讓人始料未及,“我們原本預計需要3到5年時間達到的票房水準,卻在8個月之內實現了。”

  2012年,大陸共有電影銀幕13700多塊,到今年6月,已增至15500多塊。“半年內,大陸電影銀幕增加了近2000塊,平均每天增加10塊銀幕。5年之內,大陸銀幕總數可達3萬塊。”黃建新説,截至6月15日,2013年大陸電影票房已突破100億元,全年大陸電影票房可望達到220億元,按照每年20%至30%的增幅,2018年有望突破600億元,與北美持平,甚至可能超過。

  黃建新認為,隨著政治、經濟、社會大環境的發展與變化,大陸的文化語境也正在發生變化,這給電影界帶來了變化與機遇。

  焦雄屏對此表示贊同,她指出,大陸電影市場突飛猛進發展,從過去大製作、高投入帶來高票房,轉變為現在的中小製作電影頻頻成為票房黑馬,打破了電影市場的舊規則,更多的創意、靈活的發行策略,形成了新的電影市場規則,青年人的品味有了更多的發言權。

  她指出,大陸電影偏重劇場效果,而臺灣電影的特色是介於藝術電影和主流電影之間的“小清新”青春電影,在大陸也頗受歡迎。大陸迅速發展的電影市場充滿了機遇,全世界都在摩拳擦掌準備進入,躍躍欲試的臺灣電影界更應多下苦功,發揮優勢,爭取更大的發展。

  黃建新指出,兩岸電影界的合作由來已久,但都是分散的個案。兩岸必須進一步打開視野,建立良好的電影工業化制度,發揮兩岸各自專長,握成拳頭與好萊塢競爭,在世界範圍內推動華語電影的大發展。

  第十五屆臺北電影節于6月28日至7月20日舉辦,除了兩岸電影展映、評獎外,還舉辦多場大師對談、講座、影人面對面、創意市集、音樂會等活動。(記者 路梅劉舒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