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景點標識颳起簡體風

2013年07月03日 08: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北故宮提供多語言的導覽手冊,獨缺簡體中文版。

  臺灣跟港澳地區一樣,使用的是繁體字。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陸游客赴臺觀光,近日,臺灣有“立委”建議,島內知名景點應提供簡體字版觀光折頁及網頁,民進黨籍“立委”李應元説,“來者是客”,應以客為尊、提供方便。

  調查結果看法各半

  旅遊景點該不該增加簡體字?島內媒體就此採訪了地方縣市和大陸游客,結果看法各半。

  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局長李紹偉表示,為方便陸客取得相關資息,他們很早就有簡體版觀光網頁;南投縣政府觀光處也印製了簡體字觀光旅遊指南,南投清境農場觀光行政組長林俊雄説,除了陸客,不少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也習慣於簡體字;同樣地處南投縣的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其官網和觀光折頁都沒有簡體字版本,管理處副處長洪維新表示,陸客都能看得懂繁體字,暫不考慮簡體字版本;臺東縣觀光旅遊處處長陳淑慧也表示,陸客看繁體字並不困難,且繁體字更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特色,因此,“不一定要有簡體字版本”。

  大陸游客的看法也大致如此。有人認為若增加簡體字,能讓他們旅遊時更容易了解景點內涵;也有人説,若只有繁體字也算是另一種觀光特色,還有人把繁體字折頁帶回大陸作紀念。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若當局政策改變、經費也足夠,會製作簡體字版折頁和網站。

  李應元説,不少地方官網原來都有簡體網頁,但臺當局2011年6月宣示“所有官方文件、網站都應以繁體字版本為主”後,許多簡體頁面被移除。不過,臺灣“觀光局”轄下的資訊網雖移除簡體頁,但2012年起由北京辦事處經營簡體網頁,他們解釋説:“陸客來臺屢創新高,為方便觀光宣傳及推廣,網站仍為重要行銷工具。”

  “簡體字風”大行其道

  景點該不該增加簡體字?事實上,業者已行動在先。

  島內媒體稱,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旅遊業早就興起“簡體字風”。2008年開放陸客赴臺遊之前,不少旅行社就印製了簡體版遊覽説明;景點附近餐館的功能表也有了簡體版。桃園大飯店兩年前推出簡體字版網頁,執行長黃治權表示,增設簡體版的確增加了效益。“自由行陸客在大陸更容易搜尋到簡體版網頁,簡體版推出之前,陸客四成,現在最高達到七成。”

  對業者而言,簡體字意味著人潮和錢潮。不過,“簡體字風”早就刮出了旅遊業。現在,島內專賣簡體字版圖書的書店和開設簡體字課的學校越來越多,而認識簡體字的島內民眾也越來越多……臺北大學教授江岷欽接受採訪時介紹説,臺北大學從2005年開始,就開設了簡體字學習課程,而且還定期舉辦認字比賽,更有學生説:“不懂簡體字,就落伍啦!”

  1956年,大陸在傳統漢字基礎上進行了漢字簡化,由此産生了簡體字,之前的寫法便稱之為繁體字。而當時以及後來的臺當局始終將文字的繁簡視為意識形態問題,使得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開始往來之初,臺灣民眾幾乎讀不懂簡體字。“如今,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接受簡體字,這是兩岸關係越來越密切的自然趨勢。”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表示,對學生來説,學習簡體字是未來到大陸發展的有利條件;臺灣民眾更多地了解接受簡體字,也可以避免誤解、增進了解,對兩岸都是一個好現象。

  兩筆一個人字

  景點會不會增加簡體字?討論還在繼續。不過,有媒體已經從中看出了變化。

  兩岸文化同源同種,文字的傳承是一個例證。2009年,馬英九提出“識繁書簡”,希望兩岸未來可以達成協定,認識繁體字,會寫簡體字。此話一齣,立即被民進黨罵為“賣臺”、“文化統一”。可這次提出景點增加簡體字説明和網頁的人,正是民進黨籍“立委”。

  臺灣知名畫家、聯合文學社長蔣勳認為,島內民眾對繁簡之爭的看法越來越包容。“使用繁體字被認為是臺灣傳統文化保存完整、傳統教育發達的一種象徵。不過,這並不影響民眾學習簡體字的熱情。”不僅如此,連臺灣的語言中心也端出“同時教授簡體字、中文拼音”的功能表,因為外國人來臺學中文,多半會要求學簡體字和中文拼音。

  增加簡體字,並不是拋棄繁體字。如今,兩岸書法家的作品仍然書寫著繁體字的美麗,大陸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認識繁體字的課程。

  “怎麼看繁簡體之爭?”一位臺灣朋友這樣回答:簡繁兩體怎麼寫都是兩筆一個人字。時至今日,兩岸中國人早已告別了那個以寫法論正統的年代,簡繁兩體並無是非之分。繁體字的美麗,是歷史的傳承,簡體字的快捷,是時代的速度。無論簡體還是繁體,都象徵著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記者 李煒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