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中央日報》:蔡英文,請你不要害臺灣

2013年06月30日 09:1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社評,原題《蔡英文,請不要害臺灣》,全文摘編如下:

  6月21日,兩岸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這是ECFA後續協商議題中,最重要的兩個議題之一。貨品貿易協議與服務貿易協議可以説是形成兩岸自由貿易區最重要的兩個協議,有如人之雙足,可以健步如飛。現在服務貿易已經簽署,貨品貿易兩會也力爭在年底前完成,屆時臺灣的經濟將可這個跳板,往上升級,為臺灣經濟創造新的奇跡。沒想到,在野黨竟然以各種錯誤的觀念來誤導民眾,為了臺灣的利益,不能不予以戳破。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個經濟體在WTO的架構下都在尋求超過WTO待遇的自由貿易協議,才可以把經濟的餅做的更大。我們從各國簽訂FTA的數量即可明顯看出此一事實。開放,對臺灣而言,更形重要,因為臺灣的市場規模小,許多産業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就好像龍困淺灘,沒有辦法發揮。政府的責任,就是為企業創造可以一展身手的環境。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臺灣有利,是淺顯至明的道理,真不知在野黨可以如此顛倒黑白。首先,大陸的服務業佔GDP的比例才4成7左右,而臺灣已超過7成,代表大陸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其次,大陸的每人平均GDP才6000美元左右,經濟仍然維持高速的成長,可以預見,服務業的成長速度會超過經濟成長的速度,臺灣此時再不進軍,更待何時。第三,服務業是以人為核心的産業,與一個社會的軟實力有很大的相關性。臺灣的優勢正在於軟實力,也就是説,臺灣的服務業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不論美發業、殯葬業、運輸業、文創業等等,臺灣都不應該怕競爭。

  在野黨的高層領導,包括蔡英文與蘇貞昌,一方面批評只強調弊的部分,另一方面主張逐條審查與表決,甚至於不惜重啟談判。這都是嚴重錯誤的觀念。

  當然,所有談判都是有拿有給,也必然有利有弊。有關利的部分,前面已經有所闡述,至於弊的部分,在野黨主要集中在對就業與産業的衝擊上。有關就業的部分,服務貿易並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因此對就業市場不致有衝擊。至於對産業的衝擊,在所難免,但我們要強調,有競爭力的企業,不怕競爭,弱勢的企業,則應思考利用這個機會升級或轉型。換言之,服務貿易是利大於弊,而且弊中有利。整體而言,開放的結果,一方面把餅做大,另一方面把競爭力也提升,我們又何懼之有呢!

  蔡英文所言不惜重啟談判,令人震驚。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才強調自己具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尤其是在國際貿易談判上。我們想要請問蔡主席,世界上有那一個自由貿易協議在行政部門簽署之後,還經“國會”逐條表決的?又有那一個自由貿易協議在經過一方“國會”修正之後,還能重啟談判的?這個道理十分明顯,蔡英文也十分清楚,現在為了政治鬥爭而有如此幼稚的言論,根本就是害臺灣,而不是愛臺灣。

  服務貿易協議以及未來的貨品貿易協議,是臺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關鍵,是臺灣經濟升級的關鍵,請政治人物不要為了一黨一己之私而使人民的利益受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