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當局:兩岸服貿協議是ECFA延伸

2013年06月28日 08: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7日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延伸,讓臺灣具競爭力的服務業能到大陸發展。

  馬英九説,兩岸日前簽署服務貿易協議,臺灣開放64項、大陸開放80項,這是3年前ECFA的延伸,因為那時ECFA只涵蓋不到1/5項目。這次服務貿易協議涵蓋相當大的範圍,讓臺灣非常有競爭力的服務業,能夠到大陸去發展。

  此前,馬英九還表示,兩岸已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希望年底再簽貨品貿易協議,臺灣有創意、有衝勁、有膽量,兩岸經濟協議是有給有拿的局面,期勉企業要有開創精神,勇於去大陸“拿”。

  臺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也在近日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涉及市場開放部分,具有強化臺灣貿易自由化、擴大兩岸互信、使兩岸邁向經貿全面交流合作、具體提升ECFA效益等四方面實質效益。

  就外界擔憂臺灣相關産業會受衝擊,臺灣經濟主管部門表示,自2011年ECFA早收清單實施以來,已編列952億元(新台幣,下同)預算。因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受損的産業可以提出申請,一旦核準將給予協助。

  該部門副負責人卓士昭26日在出席“ECFA服務貿易協議商機”論壇時表示,從ECFA早收清單實施到現在,總共只接到2件申請案,均非因ECFA早收而受損,所以事實上952億元在ECFA早收實施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廠商運用。

  就對於服貿協議開放大陸中藥材批發商赴臺投資的擔憂,卓士昭説,大陸中藥材批發商早在2009年開放至今,只有大陸同仁堂一家來臺,並不如外界所説“大陸中藥材業者大舉侵臺”。

  他表示,外界對於協議將影響臺灣就業市場的説法並不屬實。大陸企業赴臺至今,僅有200多位陸籍高管來臺,反而創造了7000多個臺灣就業機會。因此兩岸服貿協議的簽署,還可製造臺灣的就業機會。(李寒芳 裴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