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英九為何力拼選黨主席 避免“跛腳”不得不“奮蹄”

2013年06月25日 09:3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為何力拼選黨主席避免“跛腳”不得不“奮蹄”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

  即將於7月20日舉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一共只有兩位參選人——現任主席馬英九和中常委謝坤宏。馬英九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楊偉中表示,馬英九暫訂6月底啟動連任競選行程,利用週末下鄉向黨員懇托支援;馬英九已向國民黨黨中央請假1個月,由副主席林豐正代為主持中常會。有分析認為,年僅40歲的謝坤宏參選只是“小蝦米”,無論如何鬥不過集黨政大權于一身的“大鯨魚”。在藍營“天王不出”的情況下,馬英九應可輕騎過關。既然如此,馬英九為何還不敢輕視,全程力拼?

  看點一

  劍指得票率,不能太難看

  或許最為直接的原因是,因為施政不盡理想,馬英九得票數可能不太好看。據《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6月20日完成國民黨主席參選登記時,繳交的8.2萬餘份聯署書比4年前少了約2萬份。以國民黨組織網路之嚴密,號稱百萬黨員,要達到10萬以上黨員聯署,並不是困難的事。4年前為馬競選參加聯署的黨員,就有將近14萬人。這就令人産生疑問,為何聯署縮水?在7月20日投票之時,會否像馬英九所希望的那樣,得票率達到98%以上?

  有島內觀察家認為,雖然難以撼動馬英九的黨主席之位,謝坤宏可能會拉走部分學生黨員和年輕黨員的選票。因為當下島內有不少青年畢業即失業,即使找到工作,起薪點可能還低於陳水扁當政之時。也許馬英九也看到了這個危機,因而進行參選登記時,除了王金平、郝龍斌陪同外,還刻意安排幾位年輕黨員(左圖)。

  看點二

  牢握黨機器,避免提前“跛腳”

  有人好奇地發問,馬英九的民意支援度不高,為何還要連任黨主席,而且態度堅決,非要連任不可?關鍵也就在這裡。越是民意支援度低迷,馬英九就越要堅持“黨政合一”。否則在未來3年只是擔任臺當局領導人,可能會變成“光桿司令”,更難掌握國民黨,尤其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有分析指出,馬英九之所以如此緊張全力拼任國民黨主席選舉,除了表面上的“以黨輔政、黨政密合”理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自己的權力不會提前“跛腳”。

  其中,政績低迷導致其威信直落,因而必須更要緊緊地掌握黨機器;而他的親信林益世、賴素如涉貪,使其“清廉牌”蒙塵信任度下跌;另外,一批在黨內有實力的人士未能得到重用,或會尋求機會突破困境。這一切使得馬英九感受到威脅,擔心如果不再兼任黨主席,會提前成為“跛腳馬”。

  看點三

  確保“黨輔政”,佈局卡位戰

  實際上,即使是在5年前,馬英九剛高票當選臺當局領導人,威望如日中天之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沒給馬英九好顏色看,致使他提名的“監察委員”名單無法獲得通過。就“以黨輔政”來説,黨政磨合本身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也是讓馬不得不“奮蹄”的原因。

  馬連任黨主席,或許會在對國民黨籍“立委”的溝通上多下工夫,畢竟能多“尊重”這些有政治實力的“大咖”,黨團戰力才會提升,政績才能突顯,才能落實馬不斷宣示的“黨政同步”、“以黨輔政”的效果。

  此外,隨著2016年“大選”臨近,國民黨政績卻無法有效彰顯,如何處理接班卡位,讓馬英九非常頭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發力連任黨主席,接班梯隊或有人會覬覦黨機器,各自努力爭取出線,反而可能導致藍營産生混戰。當內部鬥爭加劇,謀求連續當政的風險隨之提高。這是追求歷史定位的馬英九絕對不想看到的。馬保住黨主席之職,就是要確保穩定,這可讓他在接班梯隊的提名中擁有足夠的發言分量。(王大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