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陳德銘三評兩岸服貿協議 稱兩岸關係發展全方位

2013年06月21日 14: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6月21日,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右)和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左)在會談前握手。當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在上海舉行。湯彥俊 攝

  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21日在上海舉行。這是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首次會談。

  陳德銘在開場致辭中,提出三個“滿懷期待”,並從三方面評價即將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陳德銘説,今年以來,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經濟合作和人員往來持續取得積極進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兩岸同胞對加大兩會已簽協議的執行力度、不斷擴大協議成效滿懷期待,對繼續推動ECFA後續協商、不斷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滿懷期待,對深入拓展兩會協商領域、不斷積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滿懷期待。

  他表示,經過雙方團隊兩年多辛勤努力,已就服貿協議文本草案及相關附件,達成一致。

  ──“這是一項互利雙贏的協議”。陳德銘透露,大陸對臺開放達到80條,臺灣對大陸開放64條,從大的服務業別看,雙方的市場開放涉及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社會、旅遊、娛樂文化、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涉及WTO服務貿易總協定12個服務部門中的11個。

  ──“這是一份體現兩岸同胞情義的協議”。陳德銘説,在服務市場開放的清單上,大陸方面充分體諒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臺灣市場的容量和臺灣同胞的實際困難,出價高於對WTO承諾的水準,一次性出價涵蓋的行業類別之多、開放力度之大,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前所未有。

  ──“這也是一份需要不斷完善、面向未來、繼續開放的協議”。陳德銘説,兩岸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兩岸雙方應該在入世承諾的基礎上相互給予對方更加優惠的市場開放待遇。今後雙方還會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適時就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兩岸服務業開放進行磋商,逐步減少和消除雙方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雙方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便利化,繼續擴展服務貿易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開放範圍、提高開放水準。可以想見,這項協議簽署以後,兩岸經濟合作的機制將更加鞏固,兩岸經濟合作的內容將更加豐富,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腳步將更加充實有力。

  陳德銘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存在諸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與此同時,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迅速,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兩岸經濟發展均面臨諸多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尚能抱團取暖,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更應加速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貿易自由化進程,取長補短、協調共進,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攜手共創民族品牌,在新一輪世界經濟調整中搶佔先機。因此,深化兩岸經濟合作,仍然是現階段兩岸協商的優先和重點,這方面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空間和潛力很大,緊迫感也很強。在服貿協議簽署後,將繼續加快ECFA其他後續議題協商,力爭在年內完成貨物貿易和爭端解決等協議的磋商。

  陳德銘還説,兩岸協商和互動向來是兩岸關係發展水準的重要標誌,也是為兩岸同胞造福謀利的重要途徑。兩岸關係發展是全方位的,兩岸同胞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兩會將繼續開展互設辦事機構的商談,推動商簽兩岸地震、氣象合作協議,繼續就兩岸環保議題開展交流與討論,完成商簽兩岸避免雙重徵稅的收尾工作,同時希望雙方認真考慮研究簽署兩岸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協議。(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