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濟公影響不輸媽祖

2013年06月21日 14:01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濟公共一人,同根同源血肉親。”6月21日上午,“濟公成道祖庭祈福”大典在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隆重舉行,臺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智慧在會上表示,濟公信仰在臺灣很普遍,影響力不輸于媽祖。目前臺灣的廟宇幾乎都供奉有濟公像,就連很多家庭佛堂裏面也會供奉濟公,濟公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臺灣人民的心中。

  天臺縣北古永寧村是活佛濟公的故鄉,也是青少年時期濟公生活成長的地方,濟公文化以及濟公精神歷經歲月和歷史的洗禮至今仍源遠流長。2006年,“濟公傳説”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1993年,天臺縣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研究濟公及其文化現象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天台山濟公研究會。在此後的十年裏,天臺連續舉辦了濟公故居重光大典、2007海峽兩岸濟公文化交流活動、天臺國際濟公文化旅遊節等一系列活動,掀起了海內外濟公信眾來天臺朝覲、觀光的熱潮。據悉,在6月中旬,率團訪問北京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專門寄來了墨寶──上書“天下濟公祖在天臺”八個大字,成了海峽兩岸濟公文化交流活動蓬勃發展的有力見證。

  濟公故居管委會主任余雲安告訴記者,在兩岸民間交流中,同根共源的濟公文化拉近了兩岸的距離,濟公文化以其民間信仰的強大凝聚力,對進一步密切海峽兩岸的文化、經貿交流和旅遊合作的推動作用極為明顯。

  臺灣南投縣磺溪濟公堂負責人曾明鑫也出現在此次祈福的人群中,他是兩岸“三通”後首位來天臺傳承濟公文化的使者。曾明鑫告訴記者,臺灣與大陸人同根、佛同源,臺灣民眾信仰濟公,既是祈福消災,又是尋根問祖,傳承民族精神。“20多年來,我帶著很多信徒去過天臺,參與各種活動,天臺就是我的第二故鄉。”(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