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特寫:陳德銘“客串”導覽 林中森上海“溫故知新”

2013年06月21日 08:24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6月20日,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他倆在參觀中嘗試電影配音、體驗攝影棚錄影等,“玩”得不亦樂乎。圖為林中森玩電影配音。中新社發潘索菲 攝

  6月20日,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他倆在參觀中嘗試電影配音、體驗攝影棚錄影等,“玩”得不亦樂乎。中新社發潘索菲 攝

  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20日在上海首次見面後,下午一同參觀。生長于斯的陳德銘重回故里,説起上海的一情一景如數家珍,為林中森客串“導覽”,富有趣味。

  作為“東道主”,陳德銘此番為“新朋友”林中森安排的兩個參訪處頗有講究。首站的上海電影博物館甫于本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可謂此間最“搶手”的熱門之地,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舉行之際,又正值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如此安排為緊湊的會談平添一份輕鬆、愉悅的氛圍;而第二站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自上世紀建成以來,一直是上海的象徵,二人半日的行程將上海一新一舊兩個景點“一網打盡”,收穫頗豐,林中森感言上海的“現代化”,而陳德銘説最多的還是“變化大”。

  在上海東方明珠舉目遠眺,一旁的講解員指著遠處一彎河水説道:“這就是上海的蘇州河”,此時陳德銘適時地補充一句:“十多年前蘇州河很臭,黑白兩色的河水涇渭分明,經過上海多年的治理,相信未來可以實現下河游泳。”當行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看到大廳處擺放的上海早期有軌電車時,陳德銘指著輪子告訴同行的林中森:“電車的輪子經過改造才成了你現在看到的橡膠式樣,這樣行駛起來就沒有了聲音。”每每聽到這些“背後的故事”,林中森總顯得津津有味,不住地點頭。

  陳、林上海參訪的高潮出現在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配音室內。當時螢幕上正放映日本影片《追捕》,這可引起了二人的興趣,但見陳德銘率先上前戴上耳機,由他字正腔圓配音該片主人公杜丘,乍一聽還真有點專業演員的味道。換林中森小試牛刀,奈何他普通話裏帶著點閩南口音,由他擔綱的《佐羅》卻怎麼聽都少不了濃濃的“臺味”,陳德銘邊豎拇指邊打趣道:“這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臺灣‘佐羅’啊。”

  説電影、聊文創、觀江景、談規劃、話發展,兩人少了一點初次見面的拘謹,多的是閒話家常時才有的輕鬆與愜意。無怪乎陳德銘言及此行直稱:“早對董事長為人豪爽、正直,能夠袒露胸懷交換意見有所耳聞,相信能成為好朋友。”

  而林中森雖曾4次到訪,卻自謙之前只得見上海的“皮毛”,此番宛如走過時光隧道,從700年前的上海看到了其演變至今的成就,不由地欽佩其中的大智慧。

  他説與陳德銘可謂相見如故,早就通過共同的朋友多次互致敬意。就在臨出訪上海前,林中森還在臺灣會見了到訪的山東省副省長,“聽説他還是陳會長的鄰居”。(李佳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