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搶食大陸服務業大餅 臺商:機遇難逢5000年一遇

2013年06月14日 14:08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兩岸將在下周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多位臺商會長均引頸期待。北京臺商會長林清發疾呼,“這種機會5000年一遇,臺商要把握!”大陸臺企聯總會長郭山輝表示,大陸服務業比重已超過製造業,“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正逢其時!”上海臺商會長葉惠德觀察,大陸的醫美、健檢和文創産業,仍適合臺商登陸投資。

  海基會13日在高雄舉行端午節臺商聯誼,有230位臺商和幹部返臺參加。在北京代理銷售捷安特自行車的林清發表示,他已在大陸從事20年的服務業,他常講“大陸臺商腳下,是全球最好最大的市場”,面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他更形容“這是5000年才一次的機會”,鼓勵臺商搶搭服貿列車。

  林清發鼓勵臺商爭取契機投資大陸服務業,“如果不把握機會,乾脆包袱收一收,回家吃自己。”他建議,不見得要一窩蜂進軍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去服務業意識尚不成熟的二、三線城市,成功機會更大。”他以吉林臺商會長為例,經營國際學校的獲利,比起汽車本業還要賺得多。

  葉惠德則指出,大陸人有錢了之後,開始注重健康養生,從基礎的健康檢查轉向進階的健康管理。臺灣的醫美和健檢,不論服務和理念均優於大陸,到大陸仍有可觀商機。此外,文創産業和金融保險服務,也都是臺灣的強項。

  葉惠德建議,當局可成立媒合平臺,讓臺灣想登陸的中小企業臺商,和已經在大陸深耕發展的當地臺商合作,共同打拼大陸服務業市場,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郭山輝則建議,希望服貿協議簽訂後,投資範圍能更開放,如果開放範圍不夠大,對臺商來説會有局限。他舉例,金融業開放談了10年,但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都還不夠,希望當局再加把勁。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