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慈濟慈善種子在福鼎開花結果

2013年06月13日 15:1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叔叔、阿姨們每天都來看我,還送衣服給我,我長大後,也要和他們一樣關心、幫助周邊人,學會感恩。”因雙腿骨折、正在福建福鼎市醫院接受治療的13歲羅康,和中新社記者談起臺灣慈濟志工時,讚不絕口。

  親切的話語、真誠的笑容、貼心的關懷、如親人般的陪伴……穿梭于福鼎市醫院的各個病房、角落,30余名青年男女穿著印有“臺灣慈濟”字樣衣服的志工,正在用他們的笑容和言語,給每一個病人帶去溫暖。

  1996年7月,福建寧德市遭遇八號颱風(賀伯)襲擊,造成嚴重災情,災情過後,臺灣慈濟組織人員到福鼎市賑災,由此與福鼎結下“善緣”。此後每年,臺灣慈濟都會組織40余人到福鼎市開展“冬令發放”、賑災等活動,傳播公益慈善事業。

  “臺胞都這麼關心福鼎的慈善事業,我們當地人更應該行動起來。”今年51歲的福鼎人鄭專生,于“賀伯”颱風賑災活動中結識臺灣慈濟,受到臺灣慈濟慈善理念的影響,每次慈濟到福鼎,鄭專生就會跟隨慈濟團隊輾轉于寧德各地的慈善活動。

  2005年,經商的鄭專生毅然放棄多年打拼的事業,全身心投入慈善,“跟隨慈濟的過程中,讓我認識到作為個人,應該為社會做一些慈善事情,傳播慈善理念。”鄭專生説,如今他在福鼎慈濟園區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組織參與慈善活動、志工下鄉幫助困難戶以及環保活動等。

  在從事志工的17年,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1年時間的援助,讓鄭專生感觸頗深。“看到生命的轉瞬即逝,病人與疾病做鬥爭的那份期盼和希望,讓我認識到生命的可貴。”鄭專生説,把握現在,服務別人,讓自己感覺很快樂、生活很豐富。

  在福鼎,一群與鄭專生一樣的當地人組成了志工隊伍,涌入大陸唯一一所有慈濟志工的醫院——福鼎市醫院,紮根、成長。1999年,臺灣慈濟在福鼎市的一次賑災活動中,關注到福鼎市醫療條件欠缺,為推動當地醫療事業的發展,臺灣慈濟募資1000萬元人民幣,用於福鼎市醫院建設——該院的慈濟志工室2003年建成。

  “在醫院,我們每天上病房關懷、照顧病人,讓病人擁有樂觀的心情,同時為病人捶背、理髮、剪指甲,協助病人看診、拿藥等。”福鼎市醫院志工王念蟬説,除了病人關懷,志工們還會參與環保、下鄉救助、義診等活動,將一些家庭困難但又身患頑疾的病人接到醫院,開展慈濟善款救助。

  “前兩周還碰見一名在義診中幫助過的92歲的白內障老人,現在手術後視力很好。”王念蟬説,老人一下子就認出了他們,並連連稱謝,和親人一樣。

  類似這樣的救助,慈濟志工們還做了很多:一名患有子宮脫水30多年的婦女,10余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貧困孤兒,20余名自閉症患兒……

  “通過慈濟志工活動,很多病人、家屬以及周邊人都會慢慢參與到這些慈善活動裏面,並將這些理念帶到他們的家鄉,傳播開來。”王念蟬説,慈善的種子,在“愛與善”的傳遞中,生根、發芽、結果。

  2000年,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與福鼎市政府共同捐資1138萬元,建成慈濟中學;2007年,基金會捐助600多萬元,與福鼎共同建成桐南慈濟小學;許多受過幫助的群眾紛紛加入志工隊伍,參與義診、環保、扶貧助殘等社會服務。(呂巧琴 葉茂)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