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臺對渡文化節開幕 兩岸民眾雨中潑水慶端午

2013年06月13日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天風雨夠大,帶著臺灣鄉親來這邊過節,感受到大陸民眾不變的熱情,兩岸的傳統和緣分要一直這樣延續下去……”臺灣參訪團執行長蔡崇熙打著傘,眼鏡上卻已滿是雨點。

  12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福建石獅蚶江邊雖然下著雨,刮著風,但人們還是雲集於此,參加第七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鹿港參訪團、臺灣謎學研究會等機構的近百位同胞也到場與當地居民一起慶祝端午佳節。

  原定於當日下午由兩岸藝術院團攜手演繹的開幕文藝表演因風雨過大而取消,但《祈福同祥》這一對渡文化節的傳統節目照例上演。根據以往習俗,虔誠的船民焚香鳴炮,將“王爺船”送入大海,預示海峽兩岸對渡船隻一帆風順。

  “王爺船”是蚶江與鹿港對渡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兩地共同信仰的海上保護神之一。相傳,蚶江與鹿港對渡不久,一隻鹿港商船在蚶江卸貨後,在返回臺灣的途中遇上大霧,幸得蚶江“五王爺”親駕“金再興”神船導航,使鹿港商船平安返回。從此,臺灣供奉“五王爺”的廟宇越來越多。鹿港、彰化、淡水、基隆等地的廟形、王爺神像大都與蚶江相同。

  風雨正緊,海上潑水的激情也在升騰。聚集在蚶江後垵澳古渡頭的大小船隻彼此追逐,兩岸民眾把象徵幸福吉祥的海水潑灑向對方。這是已經延續300多年的習俗。

  據當地漁民介紹,每逢端午節慶,蚶江、鹿港兩地民眾都會在海上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時值春夏之交,天氣炎熱,兩岸船民便駕船競渡,追逐潑水,驅熱消暑。後來逐步演變為通過潑水活動,交融情誼,互送祝福。(記者林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