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學者對談臺灣文學:臺灣的詩歌比大陸更有深度

2013年05月28日 08:4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場以“文學 歷史 記憶”為主題的文化論壇近日在北大舉辦。在論壇上,兩岸的學者、作家、藝術家、媒體人,就大陸、臺灣兩地文學的發展變遷展開對話。論壇同時特別推介了臺灣系列文學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

  《他們在島嶼寫作》由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等5位臺灣導演執導,以風格化電影敘事手法,重新詮釋了林海音、余光中、鄭愁予、周夢蝶、王文興、楊牧6位臺灣文壇重量級文學家的生命與創作歷程。該片製作人廖美立在當天的論壇上表示,他們在做的是一件非商業性質的事,希望展現臺灣文學家的群貌。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鵬程在當日的論壇中談到,該片中的“島嶼寫作”概念,很可能帶來一個誤解。“其實作家們在寫作中,一直在追求中國文學、中國人的性質,充滿著‘大中國’的意識。比如余光中就曾強調,我們要寫一個‘純粹的中文’,不要夾雜西化的東西。”

  北京大學中文系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陳曉明同樣認為,臺灣作家是心懷祖國的,是按“中國”的概念寫作的。“這種狀態已經被大陸文學慢慢遺忘,某種意義上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座‘孤島’。”

  “臺灣對詩人是很尊敬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家新感慨地説,“書店都把詩人的作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大陸書店最醒目位置放的都是通俗文化,‘中國詩’今後怎樣發展,需要借鑒多方面的經驗。”(劉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