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陸港澳須助臺灣一臂之力制裁菲律賓

2013年05月19日 09:0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社評:陸港澳應助臺灣制裁菲律賓

  臺灣推出11項制裁菲律賓的措施,但要讓菲律賓低頭並不容易。全體中華社會須助臺灣一臂之力,確保臺灣在這場對菲鬥爭中的最終勝出。

  臺灣獲勝有重要意義。首先它將打擊菲律賓的氣焰,加強中國方面在對外海上摩擦中的整體地位。臺灣的參與否定了外部輿論關於是中國大陸政權欺負南海地區弱小國家的定性,使得南海領土爭議的自身性質更加明確。臺灣在證明中華社會維護海洋權益的正當性,它這次獲勝的價值因此將超越臺菲漁業衝突。

  如果臺灣下這麼大力氣仍遭馬尼拉蔑視,丟臉的不光是馬英九政府,它同時將向世人顯示中華社會的無力。

  由於這次反擊菲律賓的主角是臺灣,大陸如何幫忙,這當中圍繞兩岸關係、特別是涉及“一個中國”的敏感無可避免。但不管臺灣方面怎麼考慮,對大陸來説,當前菲律賓在南海上挑戰的破壞性顯然是這件事的主要矛盾,兩岸之間的細節分歧應退居第二位。

  中華社會急需在南海爭議中的團結,而不是在對付菲律賓的同時,計較各自的細微得失。

  在馬英九政府已經高調製裁菲律賓的時候,大陸的後續行動可以轉為民間出面,提供臺灣切實需要的各種支援和策應。現在是大陸民間力量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國主義感情的時候。

  我們認為大陸民間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大陸民眾應參與臺灣抵制前往菲律賓旅遊的行動。這很直接,容易操作,可以營造兩岸民眾共赴危機的氛圍,促進兩岸社會在患難中的相互認識和理解。

  大陸對菲貿易也應隨著臺菲貿易的冷落而放慢節奏,至少應有一兩項從菲律賓進口商品的減少。

  我們在此呼籲香港、澳門社會也加入進來,形成兩岸四地民間共同對付菲律賓的格局。港澳都有大量菲傭,也都是菲律賓旅遊業的重要客源地。港澳社會的民間組織發達,它們如能參照臺灣和大陸制裁菲律賓的強度,協調本地參與,將是對維護領土主權,以及對中華社會團結的特殊貢獻。

  這次對菲衝突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這當中菲律賓可以找到很多離間兩岸以及中華社會的機會。而這段時間也同時是中國人感受相互支援力量的一個機緣。十幾億人口的中華社會不應在團結和行動能力上輸給菲律賓。

  我們應當清楚意識到,這是臺灣第一次如此堅決地反制外部挑釁者,整個中華社會應當盡最大努力不讓它因此吃虧,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獲得全面贏局。

  馬英九政府從一開始的猶豫轉為後來的超級強硬,不排除其執政利益是促成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讓我們忽略這個過程和細節,我們更應看重中華社會共同維護海上權益的結果。這次一致對外的結果,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日後外國挑戰、離間中國主權事件發生的幾率和烈度。

  大陸的實力規模決定了我們在中華社會中的支柱性地位。做支柱就意味著更多擔當,以及提供無私的支援。毫無疑問,我們有能力承擔這樣的角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