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論壇催生惠民措施 臺生、臺農、臺商受惠

2013年05月17日 14:1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論壇催生惠民措施臺生、臺農、臺商受惠

  歷屆海峽論壇期間舉辦的臺灣商品展,都會吸引眾多兩岸遊客。 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資料圖片)

  2009年以來,歷屆海峽論壇上取得的共識催生了一系列惠及兩岸民眾的政策和措施出臺,為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普通民眾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近日,記者走近臺農、臺生和赴臺遊業者等論壇親歷者,傾聽他們心中的海峽論壇,以及其帶來工作生活中的可喜變化。

  童來成:創業園的確更安心

  15日,童來成早早便起床,這些天柿園裏格外忙,仙遊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技術人員正在鋪設管道,等滴灌工程竣工,他的甜柿基地將迎來新的豐收。

  今年初,管委會了解到童來成的甜柿基地存在灌溉困難後,便協助其向省農業廳申報滴灌自動化灌溉工程項目,200余萬元的扶持資金很快到位,立刻解決了“柿子喝水”的大問題。

  2004年,童來成在仙遊縣鍾山鎮投建6000畝臺灣甜柿基地,並成立摩天嶺有限公司。如今,柿園年産甜柿7萬餘噸,創産值近1500萬元,成為亞洲最大的甜柿基地。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新增莆田仙遊、三明清流2個臺灣農民創業園,掀開了閩臺農業合作的新篇章;次年第二屆海峽論壇出臺十項惠臺政策,其中有多項扶持創業園發展的新舉措。童來成的甜柿基地迎來新機遇,道路入園、技術指導、滴灌補助等,童來成嘗到了真切的“甜頭”。

  “創業園成立後,我們都很安心,凡遇到困難,大家都去找管委會。”“安心”的童來成也成為了論壇的常客,這些天,他正忙著聯絡其他臺農,組團參加第五屆海峽論壇,並計劃圍繞甜柿、荔枝和枇杷3個項目,與臺灣農業産銷班開展對接交流。建觀光果園、發展休閒農業,成為他最新的創業規劃。

  劉文宗:赴臺遊現在更火熱

  14日,劉文宗再次來到臺灣嘉義縣梅山村,與鄉親商量來廈門參加海峽論壇一事。除了核實人數,晚上回去還要聯繫惠安縣梅山村的村幹部,敲定兩村互訪的活動安排。

  歷次論壇均無一錯過的劉文宗,除了忙碌之外,最憂心的就是能不能每年都有新亮點。為此,他今年特意組織了一場閩臺“同名村、心連心”的聯誼活動,為兩地有姓氏、地名淵源的村裏搭建交流平臺。日前,300多名臺灣鄉親已加入到“同名村”隊伍,其中不少人都是首次來大陸。

  讓劉文宗如此熱心投入的,是隨著論壇出臺一系列赴臺遊新政,兩岸旅遊市場日漸火熱的美好景象。作為兩岸旅遊合作不斷發展的見證者,劉文宗對每屆論壇赴臺遊新政如數家珍:“首屆是大陸居民赴臺遊,第二屆通過閩臺直航,第三屆啟動赴臺個人遊……”

  劉文宗説,赴臺遊未開放前,臺灣經營涉兩岸旅遊的旅行社只有30多家,如今是100多家;以前月平均接團量數字拿不出手,現在平均每家旅行社月接團30個以上,遊客達千人,都是呈幾何倍數增長。2011年,劉文宗與省旅遊局合作在臺成立福建遊客服務中心,為閩臺旅遊提供雙向服務。推動海峽旅遊持續火熱,成為他忙並快樂的日常工作。

  周月:讀書就業更有保障

  照顧孩子、到學校上課、校外開美容館,順便再帶幾名實習的學生,福建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的臺生周月,每天的生活被這些內容填得滿滿的。

  2010年,周月關閉臺北的工作室來到福州就讀。除了看重大陸不斷發展的市場商機,也是因為看好海峽論壇陸續推出臺生新政策的美好前景。在就讀之餘,周月創辦起依甄美容館,並開班授課,帶起了一大批實習生。此外,連續三年獲得學校獎學金;美容館免費入駐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創業項目獲評省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等,並獲數萬元的扶持資金。論壇惠及臺生的相關政策,讓周月更加確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

  去年,第四屆海峽論壇又推出惠及臺生的新政策,加強對臺生的就業服務,包括免費提供就業諮詢、職業介紹和指導服務等。周月再次成為幸運兒,目前她正在省人民醫院臨床實習,皮膚科、美容科、針灸科等科室,都有她勤奮好學的身影。“考取大陸醫師執照”,成為周月新的奮鬥目標。(本報記者 劉深魁)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