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黃定為等臺灣人士:兩岸事實上共同護漁“剛剛開始”

2013年05月17日 07:5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球華人保釣聯盟會長、臺灣“中華保釣協會”秘書長黃定為16日指出,臺灣漁民在南方海域傳統漁場長期遭遇菲方威脅,兩岸開始形成事實上共同護漁的默契,這是好事。

  因菲律賓方面至今未就5月9日發生的菲方公務船槍擊臺灣漁船事件作出恰當回應,臺灣方面16日派出艦隻到臺菲經濟專屬區重疊海域舉行聯合護漁操演。

  黃定為(原名黃錫麟)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臺灣與菲律賓的漁業糾紛已持續二三十年,長期未能得到臺灣當局足夠重視;在菲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下,臺灣方面當前不能不在南方海域堅持做常態性護漁。

  近日,大陸方面強烈譴責菲方槍殺臺灣漁民、希望兩岸雙方共同維護兩岸漁民權益的積極表態,以及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東海艦隊艦隻靠近事件發生海域的訊息,都引起臺灣媒體特別關注。黃定為認為,兩岸共同護漁剛剛開始發生,這是好現象。

  他告訴記者,每年5月黑鮪魚季,臺灣漁船都會來到臺菲經濟專屬區重疊海域捕魚,但一直面臨被菲方扣押、攻擊等危險。且該海域幅員廣大,單方面護漁行動難以面面俱到,今後如部分海域由臺方艦隻巡弋,部分由大陸方面巡弋,形成事實上的共同護漁,對於臺灣漁民是一個好事。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張麟徵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指出,菲律賓長期對臺灣漁船採取不友好行動,在9日的槍擊事件中達到極限,臺灣民意反應激烈。相信臺灣的護漁行動將持續進行,直到菲方取得教訓、臺灣漁船活動不再受到攻擊。

  臺灣有民意希望兩岸在護漁方面進行合作,張麟徵分析,可行之道是兩岸在南方海域用行動替代口頭宣示,各自展現實力、與對手週旋,即分進合擊、共同護漁。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注意到,當前臺灣反制菲律賓、強勢護漁的舉措,不符合美國在此區域的利益考量。但在臺灣社會一致對菲強硬的民意下,任何領導人都不敢讓步、模糊。

  張五嶽告訴中新社記者説,兩岸共同護漁的議題,牽涉到中美、南海等多重議題,較為複雜。以目前情況,有利的處理方式應是各自展現實力,心照不宣、分進合擊。(記者 劉舒淩 路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