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商人建基地 讓中小臺商在大陸有個家

2013年05月13日 13:4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商人建基地讓中小臺商在大陸有個家

  他是正港的閩南人,改革開放後外出打拼,從流浪漢成長為億萬富翁。在邁入知天命的年紀時,他把目光投向兩岸交流領域,大規模邀請臺灣中小企業、個體戶來大陸參展,還欲建一個兩岸農副産品産業基地。在他看來,這不能算是一門生意,而是自己的一項事業,想讓有意“登陸”打拼的臺胞在大陸有個家。他就是海峽兩岸民營企業聯合促進會主席呂雙輝先生,近日在廈門參訪期間,他接受了導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臺商提攜 泉州農家子弟成功“逆襲”

  呂雙輝的創富經歷堪稱傳奇,被很多財經雜誌評為白手起家的典範。1957年,他出生在泉州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1979年,改革春風吹過南海之濱。這年10月,呂雙輝坐著拖拉機顛簸了九天九夜來到深圳,開始了“找飯吃”的生涯。起初,呂雙輝去了一個廢品收購站,可才幹了幾天就被老闆趕出來,身無分文的他只好露宿街頭。後來,呂雙輝過著一邊打零工一邊流浪的生活。1985年,呂雙輝的生活開始出現轉機。由於平時工作認真,深圳一村民以8000元的造價將一棟70平方米的私人建築承包給他,呂雙輝此後有了點積蓄,事業也開始壯大。

  1990年,大批外商、臺商前來深圳投資辦廠,這是深圳建築行業的黃金時期。呂雙輝獲悉,臺商吳能明將攜鉅資在龍華設廠。雖然當時的他已在建築界小有名氣,但比起實力國企仍顯得微不足道。但憑著虔誠、自信,呂雙輝終於攬下了工程。之後的10多年裏,吳能明把自己所有的工程全部交給呂雙輝做,還給他介紹了臺商朋友的許多業務。這樣,呂雙輝的財富急劇增長,他所創辦的深圳新輝大實業公司也逐步向集團化邁進,涉及建築、五金、高科技、醫療等多個領域。現在談起吳能明,呂雙輝還是心存感激。

  方便兩岸交流 特地到香港註冊社團

  2008年,兩岸進入大交流、大合作時代,呂雙輝把目光瞄準這個領域。“臺灣那邊有什麼研討會,有什麼展會,我都擠出時間去參加”,他告訴導報記者,利用在臺灣交流的機會,他廣泛和島內中小型民企、個體戶、農民接觸,了解他們在“登陸”創業方面的真實需求。為了方便交流,呂雙輝特地到香港註冊了“海峽兩岸民營企業聯合促進會”(簡稱“海促會”),並擔任主席,對於為何要到香港註冊,呂雙輝表示,大陸社團有時在臺灣交流會有限制,而臺灣社團有時在大陸也會有限制,香港的社團角色超然,更能發揮連接兩岸的功能。

  這兩年,在呂雙輝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島內中小企業、個體戶來大陸參展。“接下來8月份,長春那邊還有個大型展會,有五個展館,其中一個是臺灣館,這些客商都是我組織去的。”説到這裡,呂雙輝滿臉驕傲,因為東北地區的展會招商,過去很少能招到臺灣攤位。此外,呂雙輝還規劃在泉州泉港籌建兩岸農副産品産業基地,讓中小臺商、個體戶在大陸能有個家,有個走向大陸的轉机站。

  做了大半輩子生意的呂雙輝,這次卻不把上述工作當生意看。“現在公司每年要補貼‘海促會’上千萬元,到目前為止,我都在虧錢賺吆喝。”在呂雙輝看來,這是他的一項事業,是為了做臺灣民眾的工作,也是為報答當年臺商的提攜之恩。(海峽導報記者薛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