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8.7萬菲律賓勞工在臺討生活 年創外匯二百億

2013年05月13日 08:0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事件在島內持續發酵,臺當局4月11日提高反制措施,稱若菲方不及時“道歉、賠償、懲兇”,將採取凍結菲律賓勞工(簡稱“菲勞”)申請等措施。這一表態引發島內熱議,部分在臺菲勞大呼“不公平”,並呼籲菲政府立即道歉。不過《自由時報》評論稱,臺當局宣佈“凍結菲勞”早已是老套路了,菲官方根本不把臺灣放在眼裏,因此這招能不能達到迫使菲讓步的效果,“恐怕很難樂觀”。

  在臺菲勞8.7萬人

  據臺灣“中央社”12日報道,根據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統計,當前臺灣外勞來源國主要是印尼,産業類加上社福家庭類約有19萬人,越勞居次(10.1萬人)主要供給産業類;泰勞有6.3萬人,其中僅700余人是家庭類;菲律賓勞工包含産業類及社福家庭類,約有8.7萬人,其中約有6.2萬人是産業外勞,其餘是家庭看護工。另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菲勞英語能力強,能夠適應英語能力要求較高的高端機器操作,因此大部分菲勞是在高科技工廠工作的産業外勞,而且産業外勞的增長速度也高於社福外勞。菲勞的生活圈也與其他外勞(如越勞和印尼勞)較不同,“菲勞比較高檔,不太會跟其他外勞混在一起”,他們多在臺北東區逛街或中山北路的聖多福教堂活動。

  據統計,這些在臺菲勞每年能為菲律賓創造208億元(新台幣,下同)外匯,每人平均近24萬元,幾乎相當於臺灣大學生2.2萬元的起薪,這也使得菲在經濟上“非常仰賴臺灣”。

  “卡”菲勞是把雙刃劍

  這次發生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臺灣船員的事件後,島內各界人士提出凍結菲勞赴臺工作申請作為抗議舉措。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桐豪要求當局升高對抗層級,進行限制菲勞來臺等經濟制裁。高雄市長陳菊也強調,支援當局採取一切政治經濟手段,包括凍結外勞等,以維護臺灣人民權益。臺“勞委會”表示,若“外交”有需要,將與相關部會協調後全力配合,有核心人士透露,菲方對凍結菲勞是“很有感覺的”,臺將先看菲方是否有正面響應。

  馬英九向菲律賓下72小時通牒,菲律賓面臨凍結菲勞赴臺申請的制裁,這一消息令不少菲勞感到憂心。臺北市中山北路聖多福教堂是很多在臺菲勞假日做禮拜的聚集地,昨天和往常一樣,仍聚集大量菲勞。現年38歲的女性菲勞阿莫表示,他們週一到週六都在工作,對這起事件不清楚,因此沒有什麼看法。但當被問到如果臺灣施以凍結菲勞申請制裁,她説,這樣並不公平。

  對於臺當局凍結菲勞申請的做法,臺灣《聯合報》12日稱,隨著東南亞外勞輸出國經濟轉好,很多當地人已不一定非得飄洋過海謀生;臺灣也不見得是外勞工作首選,他們寧可往加拿大、中東、韓國或香港等地,部分外勞輸出國甚至稱未來將不再輸出外勞,因此有臺官員認為,“凍結菲勞不見得對我方有利”。臺“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局長林三貴稱,菲勞因英語能力強,目前多半在高科技廠工作,若凍結菲勞,對臺灣高科技廠僱主影響較大。有業者感嘆,臺灣能對菲律賓反制的籌碼有限,就剩外勞議題,但“臺灣去不了,去別國就好”,“這招菲方不見得害怕”。

  臺曾多次用菲勞施壓

  菲勞的“入臺之路”並不輕鬆,他們只能通過仲介業者操作入臺,據菲律賓方面去年底的統計,菲勞在赴臺之前平均需要花費約7萬元,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被兩地仲介機構取走。除此以外,臺當局對於外勞工作期限也有嚴格要求,根據目前規定,外籍勞工在臺工作最長年限為12年,且不得展延;單次聘雇的許可期為3年,聘雇期滿需離臺1日後才能重新申請赴臺工作。

  事實上,臺灣通過凍結菲勞申請向菲施壓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00年,為了給島內創造就業機會,陳水扁當局就曾宣佈全面停止引進菲勞。此後,陳水扁當局還曾以菲駐臺機構“無故介入僱主與菲勞的勞資爭議”為由,宣佈暫停引進菲勞。馬英九上臺後“接過了這把刀”。2011年2月,為抗議菲政府將臺灣詐騙犯遣送到大陸,臺“勞委會”曾宣佈提高菲勞審核層級,將審查時間從原本7至12個工作日延長到4個月,被外界形容是“軟性凍結菲勞”。菲方之後釋出善意,實施1個多月之後解除。臺“勞委會”官員透露,若全面凍結菲勞申請,三年內就可使菲勞全數離臺。【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司馬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