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資企業助重慶留守兒童走向開朗自信

2013年05月06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山城重慶的春日裏,身穿印有“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字樣綠色背心的一群人,有的肩扛速食麵,有的手拎鞋子、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有的牽著小孩,沿著山路向大山走去。

  近日,臺資企業頂新國際集團旗下的頂新公益基金會組織該集團在大陸各地的中高層員工逾60人,深入重慶山區到留守兒童家家訪,重慶綦江區永新鎮三會小學是其中一站。

  “我長大以後最想做警察,既可以抓小偷,也可以讓世界更少戰爭;其次是做老師,每天都可以和聰明的小朋友在一起”。在家訪路上,三會小學四年級學生劉利與中新社記者暢談理想。

  劉利的父親外出打工,平常她與母親和奶奶同住。她的母親患精神病無法勞作,體弱多病的奶奶已80歲,負責照顧她們母女倆。

  劉利家租住在他人的地下室,狹小、昏暗、蚊蟲亂撞。學習期間劉利住校,每週五步行回家一次,山路崎嶇,需走1個多小時。去往她家的一路上,頂新集團員工大多走得氣喘吁吁,被她落得遠遠的。

  “劉利家裏這麼困難,卻這麼樂觀、開朗,讓人意外”,基金會工作人員羅玉川説。

  其實,劉利只是重慶逾百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個。數據顯示,重慶農村父母至少一人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逾107萬,全國則高達5800萬。缺乏家庭的正常關愛教育,留守兒童情感缺失等問題成為重慶乃至中國的一大社會問題。

  2010年重慶市教委和頂新公益基金會合作探索留守兒童培養的“4+1”模式,從政治思想、心理情感、行為養成、人格品質、身體健康和營養安全方面,構建留守兒童培養新模式。為此,頂新基金會派專職人員推動“重慶留守兒童專案”。目前專案已擴展至重慶30個區縣的31所小學,涉及逾1.4萬名學生。

  頂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滕鴻年對記者説,截至2012年底為專案已投入2300多萬元人民幣。基金會還為留守兒童培養制定詳盡的標準化流程,並派督導嚴格監督標準的實施。

  三會小學校長黃利忠説,得到基金會支援後,學校組織起學生閱讀、講故事等活動;建立各色各樣的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共同慶祝生日,開通“知心姐姐信箱”,設立親情電話(學生可免費給父母撥打),定期組織老師家訪等從心理上關愛學生。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