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媒:蘇貞昌連《我是歌手》都怕 無法跟上時代節拍

2013年04月16日 08:2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4月16日消息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大陸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轟動兩岸,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成為熱議的話題。而這個現象也清楚呈現了兩岸交流的深化,民進黨上下都應該放下仇恨與恐懼,好好正視這個節目所呈現的兩岸現況。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入島、入戶、入腦”的説法,實在令人失望,也與事實有明顯差距。《我是歌手》並不是中共為了統戰臺灣而製作的節目,這個熱門話題也不是被臺灣媒體炒作或引導出來的,而是因為臺灣民眾自行透過網路觀看,引起轟動後,媒體才跟進報導。整個過程,無涉任何政治陰謀。

  這個節目之所以受到臺灣民眾矚目,主要是總決賽的七強裏有四位臺灣歌手,雖然最後由大陸歌手拿到冠軍,但參賽的臺灣歌手都已在大陸聲勢暴紅。而在比賽過程中,不但歌手經常唱臺灣歌,還有一集是向臺灣歌手齊秦致敬的專場。在兩岸掀起熱潮的這個節目,飄著濃濃的臺灣味。

  這不是單一現象,這些年來,臺灣流行音樂在大陸一直有領先的地位,由於大陸市場大,電視臺財力雄厚,臺灣藝人與歌手轉進對岸再造第二春者所在多有。昔日的“小虎隊”現在全部以大陸為工作重心,而三人在2012年央視春晚合體演唱當年名曲時,許多大陸歌迷還感動落淚,因為那是他們自己“成長的記憶”。

  兩岸交流已經如此密切,這是既不能否認、也不可能倒流的事實,因此任何政策思維與執行路線,都應該根據這樣的事實來建構,不能無視或否定現實,或者提出完全不切實際、也與時代發展背道而馳的主張。

  民進黨在蘇貞昌的領導下,其兩岸政策仍然活在過去的時空裏,把大陸的一切妖魔化,反對兩岸接近、交流,想用隔絕大陸影響力來保持臺灣的主體性。但歷史在往前走,兩岸完全隔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要維持臺灣的主體性與自我價值,也必須是在兩岸持續交流的狀況下實現,而不再可能藉由阻擋雙方接觸的方式達成。

  蘇貞昌的説法和兩岸現實嚴重脫節,民進黨也一直提不出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連成立一個“兩岸事務部”,看來只是在虛應故事。綠營的兩岸論述更被一般民眾視為是老掉牙的陳腔濫調,除了喊殺喊打狂罵老共陰謀之外,講不出什麼所以然來,年輕人根本聽之生厭。 (台灣網 王文英)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