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赴河南尋商機

2013年04月13日 08:1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日,2013豫臺農業項目合作懇談會在河南鄭州召開,來自臺灣的企業家們紛紛表示願意輸出先進的技術,投入當地企業急需的資金,發展新型農業,實現互利雙贏。河南省副省長王鐵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出席併發言。

  王鐵對臺灣同胞來大陸合作發展表示歡迎。他説,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諸多良好條件。不久前,中原經濟區戰略升格為國家戰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規劃也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而從沿海到內地的産業轉移業已到了關鍵的時刻,河南2000萬勞動力將會為地區發展帶來巨大的優勢。

  許多臺灣同胞的老家都在河南,今年來到河南尋根問祖的遊客絡繹不絕。他希望臺商“走一走,尋尋根,問問親”,同時“抓住商機,促進交流,實現多贏共贏”。

  本次懇談會現場集中簽約了十個項目,總額達人民幣38.85億元,涉及河南和臺灣的多座城市。項目內容涵蓋休閒觀光農業園、高科技種植、精緻農業、園藝産品、有機農作物和生物製劑等多個領域。

  來自開封市的鹿振江是一家休閒農業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經營著多個休閒觀光園和高新農産品種植基地。公司正在穩步發展,現在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來做大做強。

  “現在示範基地已經發展到了不小的規模,很需要來自臺灣的先進技術和資金的支援,”他對記者説道。

  而他的願望很可能通過這次懇談會得以實現。記者了解到,不少臺商手中都有充足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希望能在大陸找到用武之地。

  臺灣中華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就帶來了他的無農藥栽培技術,希望在河南得到推廣。據王仲鵬向記者介紹,該協會開發的“原礦家農法”治理田間農害不用噴灑農藥,而是施用硅藻土和甲殼素等混合原料進行噴塗,在植物葉面形成物理保護層,以防止蚜蟲、線蟲、螨蟲等的侵襲。同時,作物産量基本保持不變,所生産的瓜果蔬菜更加安全健康。

  到目前為止,該項技術已經得到了美國、臺灣和大陸多家認證中心的認證,並在他所在集團的茶園裏使用多年,王仲鵬對記者説。

  臺灣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理事長許文彬認為臺灣和大陸不僅在農業方面,在其他經貿領域也都有可以合作的空間。臺灣許多大型企業都選擇河南作為生産基地。河南充沛的勞動力和優秀的科技人才都是臺商競相追逐的目標。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12年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額達1689.6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值為367.8億美元,同比增長4.8%;自臺灣進口值為1321.8億美元,同比增長5.8%。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